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3 篇 期刊文献
  • 41 篇 学位论文
  • 20 篇 会议
  • 19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1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6 篇 工学
    • 12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0 篇 管理学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理学
    • 14 篇 数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队指挥学

主题

  • 154 篇 并行计算模型
  • 24 篇 并行算法
  • 18 篇 并行计算机
  • 8 篇 性能优化
  • 7 篇 bsp模型
  • 6 篇 并行处理
  • 6 篇 计算机
  • 6 篇 大数据处理
  • 5 篇 mpi
  • 5 篇 程序设计
  • 5 篇 异构计算
  • 4 篇 负载平衡
  • 4 篇 云计算
  • 4 篇 pram
  • 4 篇 计算机科学
  • 3 篇 bsp
  • 3 篇 并行算法设计
  • 3 篇 集群
  • 3 篇 格点法
  • 3 篇 大数据

机构

  • 14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4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6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4 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4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3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3 篇 太原科技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
  • 3 篇 扬州大学
  • 2 篇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
  • 2 篇 天津大学
  • 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 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

  • 7 篇 张云泉
  • 7 篇 陈国良
  • 6 篇 孙永强
  • 5 篇 黄伟民
  • 5 篇 李晓梅
  • 4 篇 寿标
  • 4 篇 刘方爱
  • 3 篇 袁良
  • 3 篇 刘久星
  • 3 篇 王元元
  • 3 篇 陆鑫达
  • 3 篇 计永昶
  • 3 篇 李晓峰
  • 3 篇 李元香
  • 3 篇 康立山
  • 3 篇 乔香珍
  • 3 篇 黄林鹏
  • 2 篇 危雪
  • 2 篇 余华山
  • 2 篇 涂碧波

语言

  • 17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并行计算模型"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并行计算模型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2年 第7期29卷 1-5页
作者: 乔香珍 刘方爱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080
1.引言为提高系统性能,并行机系统设计者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了多种新技术,然而目前并行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远远落后于体系结构的进步,即体系结构上的进步并未充分反映到并行软件的设计中.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
并行计算模型
收藏 引用
1999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作者: 陈军 李晓梅 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模型是各种并行体系结构和算法之间的接口,使得在不同体系结构之间能够很方便地移植算法。该文对目前的主要计算模型进行了归纳,并分析了模型的特点和不足。最后还讨论了研究计算模型的可能途径。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及其算法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值计算计算机应用 1995年 第3期16卷 224-232页
作者: 李晓梅 窦勇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并行计算模型及其算法设计李晓梅,窦勇(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PARALLELCOMPUTATIONMODELSANDLGORITHMDESIGN¥LiXiaomei;DonYong(DepartmentofComp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的分类和评价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1993年 第3期20卷 13-17,55页
作者: 倪德明 黄林鹏 孙永强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博士生上海200030
随着各种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出现及并行计算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并行计算模型用以研究并行计算性质,分析并行算法;简化并行软件设计。本文对并行计算模型给出一个评价准则,并以此对现有的并行计算模型进行分类和比较。
来源: 评论
面向流体机械仿真的层次化并行计算模型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 第2期53卷 121-127页
作者: 肖兮 刘闯 何锋 张琼 张兴军 董小社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西安710049
随着流体机械基础并行算法的发展,传统的单核处理器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先进流体机械研发的技术需求,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流体机械的物理模型以及高性能计算机架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能够充分表达物理模型并行性的高效的面向流体机械仿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核处理器机群Memory层次化并行计算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学报 2008年 第11期31卷 1948-1955页
作者: 涂碧波 邹铭 詹剑锋 赵晓芳 樊建平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圳518067
多核处理器机群点对点通信同时具有memory纵向层次化特征和横向层次化的新特征.纵向层次化特征揭示了对不同大小和步长的消息进行点对点通信时消息通信中间件对其性能的影响;横向层次化的新特征由intra-CMPi、nter-CMP和inter-node消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4年 第9期31卷 128-131页
作者: 王庆先 孙世新 尚明生 刘宴兵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成都610054
并行计算模型并行计算机基本特征的抽象,是并行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其重要性类似于顺序计算的存储程序模型,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虽然提出了大量的并行计算模型,但是仍无一通用模型。本文概述了并行计算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GAMMA概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1994年 第5期21卷 20-24页
作者: 黄林鹏 童维勤 倪德明 孙永强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上海200030
程序设计中的并行性可以区分为逻辑并行性和物理并行性,前者是一种程序构造工具,它通过任务复合来描述程序;后者涉及实现技术,它关心的是任务如何在处理器集合上的分配。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并行计算摸型GAMMA,其使用多重集转换技术,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的层次分析及性能评价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 2000年 第8期27卷 1-4页
作者: 刘方爱 乔香珍 刘志勇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引言如何分析、评价并行程序的性能是并行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RAM模型为串行算法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据此,我们可以用big-O模型来分析其算法的复杂性。但是,在并行环境下,由于处理机之间增加了通信,使得并行程序及算法分析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并行计算模型参数动态分析软件包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09年 第10期35卷 30-32页
作者: 王向前 张云泉 侯晓吻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并行计算实验室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310018
并行计算模型的发展引入越来越多的模型参数。对并行计算模型参数动态采集分析软件包DEMPAT的整体框架进行研究,实现基于硬件性能计数器的存储层次参数采集模块。实验表明,该模块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存储层次参数且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