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 篇 期刊文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医学
    • 8 篇 中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城乡规划学

主题

  • 30 篇 应时
  • 3 篇 《黄帝内经》
  • 2 篇 当位
  • 2 篇 黄帝内经
  • 2 篇 思想
  • 2 篇 运动
  • 2 篇 适度
  • 2 篇
  • 2 篇 先秦儒家
  • 1 篇 脾脏
  • 1 篇 高层次人才
  • 1 篇 丁谷云
  • 1 篇 城市
  • 1 篇 心理
  • 1 篇 文件处理
  • 1 篇 《古风》
  • 1 篇 公公司
  • 1 篇 就业空间
  • 1 篇 人力资源
  • 1 篇 表现

机构

  • 7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7 篇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
  • 2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
  • 1 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1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1 篇 北京市八角社区卫...
  • 1 篇 浙江林学院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青岛大学
  • 1 篇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
  • 1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曲靖师范学院
  • 1 篇 武汉体育学院
  • 1 篇 淮阴工学院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7 篇 李鸿泓
  • 6 篇 张其成
  • 3 篇 li honghong
  • 2 篇 魏凤琴
  • 2 篇 zhang qicheng
  • 1 篇 zhang yu-ping
  • 1 篇 cao yuhua
  • 1 篇 刘学胜
  • 1 篇 张玉苹
  • 1 篇 禇玉鹤
  • 1 篇 尹晓琳
  • 1 篇 段祯
  • 1 篇 孙笑侠
  • 1 篇 fan xing-xin
  • 1 篇 ye jun
  • 1 篇 wei feng-qin
  • 1 篇 谷维佳
  • 1 篇 张弛
  • 1 篇 si gang-yan
  • 1 篇 yin xiao-lin

语言

  • 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应时"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应时与疏离:抗战时期云南翻译文学的特征
收藏 引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02期 82-88页
作者: 吕洁宇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翻译文学是云南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语境下,云南翻译文学顺应社会时代的需求,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品格和战斗精神。与此同时,由于受译者审美追求和大众文化需求的影响,部分翻译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爱情等美好生活的歌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时”与“复古”之间——共识视阈中的儒法历史观初探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 第10期 48-53页
作者: 宋洪兵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100872
在共识视阈中,儒法之间在历史认知层面存在观念共识,既强调人类历史是不断变化的而在具体政策措施层面主张"应时",同时又将基本政治价值的追求托诸"先王之道"从而凸显"复古"色彩。"应时"与&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史语境中的应时德诗汉译之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 2010年 第2期 96-99页
作者: 叶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本文选择现代中德文化交流史被湮没的一位重要人物应时为个案,追溯其与胡适交谊,比较作为留日、留美、留德学人代表之鲁迅、胡适与应时的海涅汉译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路径,尤其肯定其开文学史先河的《德诗汉译》之功用,认为其贡献在于: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探析素食与中医天人相应的应时而用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 第9期34卷 4398-4400页
作者: 曲永龙 张玉苹 北京中医药大学
素食主义逐年成为一种饮食潮流,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其中,而素食食材有寒热温凉的差异,人体有阴阳虚实的区别,天地又有四时阴阳的变化,素食并非是人人千篇一律的吃素即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个体的素食食谱,如何合理适宜地素食,这其中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溯源于易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 第7期21卷 779-780,793页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 北京100043
《黄帝内经》构建了一个"四时五藏阴阳"(《素问·经脉别论》)为核心的生命巨系统,"五脏应四时"(《素问·金匮真言论》)更是贯穿通篇的主线。而"时"正是《周易》中最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故从《周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时与治疗——《金光明经·除病品》对“时节”的强调
收藏 引用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 第6期32卷 9-11页
作者: 郑国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梵文《金光明经·除病品》是一部问答式古印度医学主旨总纲,它反复且醒目地强调一件事:应时。它强调了古印度的四季和六季的体,风、胆汁、痰及并发等各元素对应着季节,认为发病机制皆因违背了时序。而按照时序开出相应的饮食和草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荀子“应时”观及其生态学意义
收藏 引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6年 第6期 102-108页
作者: 范兴昕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266071
荀子提出了"应时"的观点,认为人类在思想上要尊重"时",在行动上要遵守"时",然后才能"应时"而动,利用自然规律满足人的需求;农业渔业等以自然为对象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以人为对象的国家治理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专业农药物流模式应时而生——首届农药物流模式高层论坛暨万庄农药物流模式推广会顺利召开
收藏 引用
中国农资 2011年 第50期 31-42页
作者: 张弛 刘学胜
在农药行业的发展中,曾有多个企业尝试自营农药物流,不过均因成本太高而最终放弃,建设专业化农药物流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探析农药物流模式的构建方向,12月18日-19日,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主办,河南万庄农资物流集团独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自然观中“应时”思想
收藏 引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 第3期34卷 1-3页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 北京100043
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运六气学说深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自然观,此两种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应时"思想。时间是阴阳的首要内涵,需"应时"而法;五行是阴阳的二分,以四时的递嬗为基本节律,"应时"而迁;六气是阴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帝内经》“应时”思想与先秦儒家之渊源
收藏 引用
西部中医药 2016年 第3期29卷 50-52页
作者: 李鸿泓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北京100029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