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 篇 期刊文献
  • 2 册 图书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 篇 历史学
    • 14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7 篇 法学
    • 5 篇 民族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32 篇 庙制
  • 4 篇 太祖
  • 3 篇 宗庙
  • 3 篇 金朝
  • 3 篇 七庙
  • 2 篇 兄弟
  • 2 篇 宗庙制度
  • 2 篇 周天子
  • 2 篇 昭穆之制
  • 2 篇 始祖
  • 2 篇 郑玄注
  • 2 篇 宗法
  • 2 篇 昭穆制度
  • 2 篇 始封之君
  • 2 篇 影响
  • 2 篇 皇帝
  • 2 篇 大礼议
  • 2 篇 同堂异室
  • 2 篇 礼制
  • 2 篇 西周春秋

机构

  • 3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烟台师范学院
  • 2 篇 白城师范学院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1 篇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
  • 1 篇 北京大学中文系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1 篇 泰山学院
  • 1 篇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
  • 1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 篇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
  • 1 篇 安徽师范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咸阳师范学院
  • 1 篇 自城师院历史系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 1 篇 日本就实大学

作者

  • 3 篇 xu jie
  • 3 篇 徐洁
  • 2 篇 李衡眉
  • 2 篇 许结
  • 2 篇 王晖
  • 2 篇 范云飞
  • 1 篇 yang ling
  • 1 篇 吴晓敏
  • 1 篇 陈筱芳
  • 1 篇 杨艺泽
  • 1 篇 张寿镛
  • 1 篇 zhu hua
  • 1 篇 张聪
  • 1 篇 王柏中
  • 1 篇 jia haisheng
  • 1 篇 张田
  • 1 篇 叶春芳
  • 1 篇 林鹄
  • 1 篇 chen dong
  • 1 篇 梁安和

语言

  • 3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庙制"
3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唐朝庙制及其昭穆次序述评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1993年 第1期 88-93页
作者: 李衡眉 烟台师范学院历史系
先民们大概在从图腾崇拜过渡到祖先崇拜时,便创建了旨在祭祀祖先的宗。因此,在古人的心目中,“礼莫大于宗”。而在诸多的宗礼仪活动中,排列昭穆次序又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正如《礼记·中庸》所说:“宗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周代庙制异议
收藏 引用
史学集刊 2010年 第5期 28-35页
作者: 陈筱芳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礼记》、《公羊传》、《穀梁传》所载周代庙制的内容不一,多所抵牾,概括其要点,则为四级(或五级)数和毁规则。考察《左传》,可知春秋庙制的特点是:数分为二级,天子、诸侯是一祖一,大夫则诸祖共一;无毁庙制度。古今学者多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宗法、丧服与庙制 儒家早期经典与宋儒的宗族理论
收藏 引用
社会 2015年 第1期35卷 49-73页
作者: 林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宗族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关键之一,这已是学界共识,但以往研究多把宗族视为基于现实利益而产生的工具,忽视古人关于宗族内在逻辑的言说。本文分析了早期儒家和宋儒的宗族观,认为古人关于宗族的种种度安排实际上是基于复杂而深刻的伦理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嘉靖年间的庙制变革问题试探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1年 第2期 141-146页
作者: 王柏中 鞍山师范学院
明朝的宗庙制度,在嘉靖年间出现了一次颇具波澜的变革.由于这场变革与嘉靖朝的'大礼议'之争密切相关,由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明嘉靖年间的庙制变革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来源: 评论
论“昭穆之常”及与宗法庙制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问题 1994年 第6期 1-6页
作者: 唐友波
昭穆之历来被看作是我国古代社会宗法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历来研究晤穆者皆囿于宗法度特别是庙制的考察,而不知宗法度本有一个“层累地造成”的过程,“昭穆”的产生却要早得多,在宗法度的形成中,它只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庙制仿西湖 云楣天藻敷 乾隆皇帝与花神
收藏 引用
紫禁城 2021年 第5期 86-109页
作者: 马骁 吴晓敏 陈东 不详 中央美术学院 承德市文物局
花朝节时,人们要祭祀花神,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盛行修建花神供奉花神。清朝最富盛名的花神便是西湖的湖山神。乾隆皇帝以此为原型,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建了两处供祀花神的宇,题名为「汇万总春之」。这反映出他对民间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号之争与度渊源--魏晋南北朝两种庙制传统在隋朝的碰撞
收藏 引用
人文论丛 2020年 第2期34卷 93-104页
作者: 范云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庙制传统。"曹魏-北朝传统"的特点是号太祖、合食太祖二位一体,以"太祖"为核心,尊重经义;"两晋-南朝传统"的特点是虚尊太祖、实尊高祖,以"高祖"为核心,尊重现实。两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汉帝陵陵庙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秦汉研究 2017年 第1期 86-99页
作者: 梁安和 咸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历史文化学院
西汉时期祭祀供奉祖先的宗有京、原、陵及郡国宗等形式,不同历史时期的宗形式有继承有发展也有变化,研究西汉帝陵陵及其庙制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西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祭祀度、宗法继承关系的发展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嘉靖时期的宗祭祀改革与庙制变革的相关性——以特享、祫、禘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明史研究 2005年 第1期 152-159页
作者: 赵克生 皖西学院政法系
正德十六年(1523)三月,明武宗病逝。武宗既无皇子又无同父兄弟,皇位继承者只得从皇族旁支中选择。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提出,以《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依据,以武宗'遗诏'迎立兴献王(武宗叔,正德十四年薨)之子朱厚熜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秦始皇第一次巡游到西县告祭祖说——兼及秦统一后的庙制改革
收藏 引用
秦汉研究 2016年 第1期 10-17页
作者: 李开元 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
一、礼县地区在秦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2014年8月19日到27日,我与日本爱媛大学的藤田胜久教授、韩国首尔大学的金秉骏教授以及首尔大学历史系的七名学生一道,进行了一次跨越四川西部、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的实地考察。这次考察的主题分别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