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6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会议
  • 25 篇 学位论文
  • 1 册 图书
  • 1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7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1 篇 哲学
    • 426 篇 哲学
  • 112 篇 法学
    • 79 篇 社会学
    • 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9 篇 法学
    • 8 篇 政治学
  • 78 篇 教育学
    • 74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48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2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8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8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18 篇 管理学
    • 7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 篇 艺术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美术学
  • 8 篇 工学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6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37 篇 康德哲学
  • 58 篇 黑格尔
  • 55 篇 形而上学
  • 51 篇 认识论
  • 51 篇 《纯粹理性批判》
  • 46 篇 物自体
  • 45 篇 德国古典哲学
  • 37 篇 康德
  • 34 篇 自在之物
  • 33 篇 黑格尔哲学
  • 32 篇 哲学家
  • 28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6 篇 费希特
  • 25 篇 唯心主义
  • 24 篇 牟宗三
  • 24 篇 西方哲学
  • 23 篇 纯粹理性批判
  • 23 篇 实践理性
  • 22 篇 批判哲学
  • 20 篇 海德格尔

机构

  • 2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1 篇 复旦大学
  • 14 篇 中山大学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吉林大学
  • 11 篇 武汉大学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南开大学
  • 9 篇 山西大学
  • 8 篇 安徽大学
  • 8 篇 黑龙江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6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5 篇 清华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作者

  • 7 篇 邓晓芒
  • 6 篇 张志伟
  • 5 篇 叶秀山
  • 5 篇 宋祖良
  • 4 篇 强以华
  • 4 篇 韩水法
  • 4 篇 成中英
  • 4 篇 谢遐龄
  • 4 篇 张能为
  • 4 篇 郭大为
  • 4 篇 俞吾金
  • 4 篇 许景行
  • 4 篇 邓安庆
  • 3 篇 李泽厚
  • 3 篇 尚文华
  • 3 篇 黄见德
  • 3 篇 杜丽燕
  • 3 篇 陈家琪
  • 3 篇 贺磊
  • 3 篇 宋溟

语言

  • 73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康德哲学"
73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有限性规定的凸显:理解康德哲学的一个视阈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2012年 第2期39卷 47-50页
作者: 浦家滢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110036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始,始终将其奠基在存在的无限性规定基础上,由此产生了特有的至上的形而上学。在笛卡尔的第一原理设置中,理性在与世界的对峙中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峙的相持意味着无限性规定的磨损或消解。休谟对因果联系的怀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康德哲学的评价(节选)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期38卷 185-188,F0003页
作者: 庞景仁 不详
18世纪的德国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都比西欧各国落后得多。那时英国资产阶级早已完成了产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到一场汹涌澎湃的大革命一触即发的时刻,而德国这时却正沉睡在封建割据的黑暗统治之下,资产阶级还在襁褓之中,软弱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向往永久和平──记第八届国际康德哲学大会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3期32卷 119-120页
作者: 张世英
人类向往永久和平──记第八届国际康德哲学大会张世英“康德为理性所诱,相信善可以胜恶,人类有可能建立永久和平。世界在20世纪似乎也为类似的诱力所压倒,出现了希望实现康德永久和平计划的各种征兆”(大意,下同)。─—这是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休谟哲学康德哲学的出发点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1期42卷 76-82页
作者: 白锡能
众所周知,康德哲学是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批判哲学的创立,标志着一个旧的哲学形态即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哲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哲学形态即德国古典哲学的诞生。从西方哲学自身内在逻辑发展来说,对康德哲学的形成产生直接而重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康德哲学的人本主义倾向
收藏 引用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Z1期 124-130页
作者: 王勇 西藏民族学院政法系
康德哲学向来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显学”。我们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见解,尽管如此,我们对康德哲学的认识从根本上还未突破“认识论”的框架,即把康德哲学“认识论化”了。诚然,康德研究认识论问题曾写下《纯粹理性批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本体论改造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1年 第2期28卷 81-87页
作者: 孙周兴 杭州大学
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企图通过知识论的途径来建设自身。康德一方面力图解决“知”的可能性问题,同时要限定知的范围,认定“本体”是不可“知”的。海德格尔对康德哲学的阐释和批判表明,康德在本体论上的意义在于提出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两种不同的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兼论康德哲学的一个理论贡献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03年 第3期 6-12页
作者: 俞吾金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上海200433
一问题的提出
来源: 评论
当代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与康德哲学的渊源
收藏 引用
国外理论动态 2011年 第5期 59-64页
作者: 张东辉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哲学系
自由、公正和团结是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运动提倡的基本价值,也是它们始终追求的政治理想。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的基本纲领《哥德斯堡纲领》率先将自由、公正和团结的政治理想正式写进党纲。另一方面,正如德国当代学者、社会民主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05年 第5期 26-35页
作者: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 430072
本文分两个层次论述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与目的论的关系似乎是个不解之谜,而实际上,审美判断力是整个目的论中惟一的先天原则,目的论判断力则是从中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两者都属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儒学视域中的海德格尔及其所解释的康德哲学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2期 36-45页
作者: 黄玉顺 四川大学哲学系 四川成都610064
通过双重透视,亦即通过海德格尔视域对康德的透视,儒学视域对康德、海德格尔的透视,来探索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海德格尔所谓的形而上学奠基指的是为传统存在论哲学奠基,具有两层含义:奠基不仅为形而上学提供新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