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6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会议
  • 25 篇 学位论文
  • 1 册 图书
  • 1 篇 报纸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73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1 篇 哲学
    • 426 篇 哲学
  • 112 篇 法学
    • 79 篇 社会学
    • 2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9 篇 法学
    • 8 篇 政治学
  • 78 篇 教育学
    • 74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48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2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8 篇 历史学
    • 8 篇 中国史
    • 8 篇 世界史
    • 1 篇 考古学
  • 18 篇 管理学
    • 7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 篇 艺术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3 篇 美术学
  • 8 篇 工学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7 篇 理学
    • 3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6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3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737 篇 康德哲学
  • 58 篇 黑格尔
  • 55 篇 形而上学
  • 51 篇 认识论
  • 51 篇 《纯粹理性批判》
  • 46 篇 物自体
  • 45 篇 德国古典哲学
  • 37 篇 康德
  • 34 篇 自在之物
  • 33 篇 黑格尔哲学
  • 32 篇 哲学家
  • 28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6 篇 费希特
  • 25 篇 唯心主义
  • 24 篇 牟宗三
  • 24 篇 西方哲学
  • 23 篇 纯粹理性批判
  • 23 篇 实践理性
  • 22 篇 批判哲学
  • 20 篇 海德格尔

机构

  • 2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1 篇 复旦大学
  • 14 篇 中山大学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吉林大学
  • 11 篇 武汉大学
  • 10 篇 南京大学
  • 10 篇 南开大学
  • 9 篇 山西大学
  • 8 篇 安徽大学
  • 8 篇 黑龙江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6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5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5 篇 清华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作者

  • 7 篇 邓晓芒
  • 6 篇 张志伟
  • 5 篇 叶秀山
  • 5 篇 宋祖良
  • 4 篇 强以华
  • 4 篇 韩水法
  • 4 篇 成中英
  • 4 篇 谢遐龄
  • 4 篇 张能为
  • 4 篇 郭大为
  • 4 篇 俞吾金
  • 4 篇 许景行
  • 4 篇 邓安庆
  • 3 篇 李泽厚
  • 3 篇 尚文华
  • 3 篇 黄见德
  • 3 篇 杜丽燕
  • 3 篇 陈家琪
  • 3 篇 贺磊
  • 3 篇 宋溟

语言

  • 73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康德哲学"
737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如何重读康德?——评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08年 第1期 139-147页
作者: 黄应全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我所从事的专业即美学领域,中国学者迄今流行一种风气,那就是非常喜欢援引康德,乃至言必称康德。考虑到西方哲学经历后现代洗礼,康德早已成为被猛烈抨击的对象,在美学领域甚至成为头号攻击目标(由于他的“无功利性”说在文化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生活的伦理困境——基于康德哲学的网络生活伦理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6期55卷 85-90页
作者: 王金元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系 甘肃兰州730070
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网络生活带来了亟需解决的伦理困境。这种困境虽然伴随着科学知识与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但科学知识与技术并不是道德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自由意愿所促使的新行为之间引起的相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崇高”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和作用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07年 第5期 50-55页
作者: 宫睿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北京102249
关于崇高,康德写下了令人困惑的一段文字,“自然界的崇高概念远不如自然中美的概念那么重要和有丰富的结果;它所表明的根本不是自然本身中的合目的之物,而只是对自然直观的可能的运用中的合目的之物,为的是使某种完全独立于自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理念”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1999年 第1期 51-55页
作者: 强以华 湖北大学哲学所
“先验理念”是康德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康德看来,对这个概念及其理论的理解和处理是否正确关系到哲学如何可能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是哲学(形而上学)能否成为科学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康德“先验理念”的概念及其理论,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研究康德哲学的意义──《认识自然科学之谜的哲学家──康德认识论研究》序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1994年 第1期 73-75页
作者: 王太庆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来源: 评论
为理性划界——康德哲学观分析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1998年 第3期 100-102页
作者: 董翔薇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为理性划界———康德哲学观分析董翔薇哲学观是对哲学的根本看法。不同哲学家的哲学观确立了不同的哲学理念和精神,是其创建特定体系的指南,而哲学体系就成为该种哲学观的实体。从哲学家们的哲学观入手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康德哲学的精神气质及特征
收藏 引用
探索 1990年 第2期 39-41页
作者: 姚庆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八八级哲学研究生班
(一) 评估哲学史上的任何一个哲人,可以取多维视角予以考察。我们可以从康德哲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来估量康德哲学的思想价值。从哲学的发展逻辑上来看,无疑唯理论和经验论是康德哲学最主要的思想资料。如果从思想深层影响来看,对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理解康德哲学——《纯粹理性批判》中一些概念的辨析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4年 第8期 65-70页
作者: 谢地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耗时10多年,苦心研究、反复求索、精敲细磨才完成的一部哲学巨著。这部著作考察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洞察人类知识的全新见解。它不仅为全部批判哲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开启了18世纪至19世纪的德国哲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角的转换:对康德哲学的重新理解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9年 第5期 31-38页
作者: 范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本文在概述了康德哲学历史影响之巨大和后人对其理解之局限的基础上,从康德哲学本身所规定的任务和时代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出发,认为应该把康德哲学重新理解为一种批判的、先验的、形式的文化哲学,并以之作为理想的文化哲学范型进行了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评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1991年 第6期 48-51页
作者: 马龙潜 栾贻信
李泽厚先生把他的哲学与美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概括为“由马克思回到康德再向前进”(《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而在这个逻辑行程中,他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文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性意义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