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8 篇 医学
    • 98 篇 中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主题

  • 98 篇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
  • 40 篇 《伤寒论》
  • 17 篇 《金匮要略》
  • 11 篇 《伤寒杂病论》
  • 6 篇 经方
  • 5 篇 桂枝汤
  • 4 篇 辨证论治
  • 3 篇 小柴胡汤
  • 3 篇 阳明病
  • 3 篇 不寐
  • 3 篇 张仲景
  • 3 篇 头痛
  • 3 篇 六经辨证
  • 3 篇 五苓散
  • 3 篇 大柴胡汤
  • 3 篇 胡希恕
  • 3 篇 六经
  • 2 篇 临床应用
  • 2 篇 辨证治疗
  • 2 篇 下利

机构

  • 9 篇 河南中医药大学
  • 8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7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6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6 篇 莘县中西医结合研...
  • 6 篇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
  • 5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4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
  • 4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
  • 3 篇 甘肃省中医院
  • 2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2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
  • 2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
  • 2 篇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
  • 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2 篇 河南省中医院
  • 2 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

作者

  • 6 篇 赵红霞
  • 6 篇 李登岭
  • 5 篇 zhao hongxia
  • 5 篇 李乔
  • 5 篇 li dengling
  • 4 篇 常学辉
  • 4 篇 li qiao
  • 3 篇 chang xuehui
  • 3 篇 谷松
  • 3 篇 赵鲲鹏
  • 2 篇 张喜奎
  • 2 篇 张明春
  • 2 篇 景洪贵
  • 2 篇 wang donglian
  • 2 篇 chen shuaijie
  • 2 篇 wang fan
  • 2 篇 王新
  • 2 篇 李婕妠
  • 2 篇 王凡
  • 2 篇 郭嘉琪

语言

  • 9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9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朱增籍《疫证治例》经方治疫探析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5年 第2期40卷 4-5页
作者: 刘一卜 陈红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南阳473061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473000
文章通过对清代医家朱增籍《疫证治例》中应用经方治疗疫病的医案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朱氏经方治疫经验,为研究经方治疗疫病提供借鉴。
来源: 评论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少阳病实质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5年 第1期40卷 4-7页
作者: 梁海 陈梨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350108
基于脑肠轴理论,归纳了少阳病的三组症状,即“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其他或见症状”。认为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的生理功能与脑肠轴理论相似,联系了少阳病三组症状的信号交互,是导致少阳病的主要机制。在治疗上借鉴脑肠轴理论,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脉法与心律失常治疗相关性探讨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5年 第1期40卷 1-3页
作者: 熊建龙 许滔 向怡 吴欢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贵阳550000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贵阳550000
文章认为《伤寒论》复脉汤的治法可以拓展为复脉法,复脉法包括复阴阳、复气血、复脏腑三方面。心律失常一般表现为心悸,其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常需标本兼治,整体调治,调节气血阴阳及五脏,益气养血,化瘀通脉,与复脉法完全契合。
来源: 评论
张仲景调和阴阳法探析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5年 第2期40卷 1-3页
作者: 曹雪 寇子祥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301617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301799
调和阴阳是张仲景重要的诊疗思想之一,其诊治疾病从调和阴阳平衡的角度出发,通过调和营卫、表里、寒热、气血、脏腑、经络等,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本篇从方剂角度分析仲景调和阴阳法,如桂枝汤调和营阴卫阳、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阴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冲和理论探析奔豚病机与证治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5年 第03期 4-6页
作者: 范献秋 李吉武 熊明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运用冲和理论,从坎离卦象、枢机以及阴阳升降的角度,阐释奔豚的病机及治疗。“冲”是阴阳二气交感欲发之时,“和”为阴阳二气协调平衡之时,“冲和”为阴阳二气的运动状态,冲气不和,上冲发为奔豚。若离火不下,坎水不升,心肾不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厥气客于五脏六腑探析六经辨治不寐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5年 第03期 1-3页
作者: 郑宏 王科 舒霞 李爽 赵玉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认为“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导致阳不入阴是不寐的主要病机,张仲景通过六经辨证分别阐述了热郁、腑实、痰扰、湿阻、阴虚火旺等邪扰五脏六腑的不寐病机,以及相应的治法方药。仲景认为厥气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也可分为有形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厚朴在经方中配伍应用探微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3年 第5期38卷 4-6页
作者: 吴美玉 济南明水眼科医院 山东济南250200
文章通过对经方中使用厚朴的方剂进行分析,认为张仲景延续并拓展了《神农本草经》中厚朴的功效,主要用于除满、平喘、燥湿、下气。厚朴配枳实可除胸满,配大黄、枳实可除实证腹满,配生姜、栀子可除虚证腹满,配杏仁下气开肺郁,配化痰之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阳明病诊法对小儿便秘诊治的启迪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2年 第5期37卷 1-3页
作者: 廖伟伟 单海军 米晓阳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郑州450003 河南省中医院 河南郑州1450003
阳明病与小儿便秘在症状和病机上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仲景在《伤寒论》阳明病篇中望、闻、问、切的方法及对阳明病治疗的论述,承仲景之古,以拓今人关于小儿便秘的辨证之新,对小儿便秘的论治,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来源: 评论
《伤寒论》大青龙汤证新解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3年 第4期38卷 7-9页
作者: 景海阔 田永衍 河西学院医学院 甘肃张校734000 丝绸之路中医药研究中心 甘肃张校734000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大青龙汤证第38条和第39条“太阳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认识不一,文章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分析结合历代医家论述,认为麻黄汤证为实人伤寒证,桂枝汤证为虚人中风证,大青龙汤则为实人中风或虚人伤寒而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仲景胸痹心痛证治新解
收藏 引用
国医论坛 2021年 第6期36卷 4-6页
作者: 晋东旭 裴信丽 周小琳 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 南阳市骨科医院 河南南阳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473000
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其核心病机为寒饮中阻,上犯心胸,胸阳不宣,心脉痹阻。脾胃为发病之源,心、肺为传病之所,三脏在发病中相互影响。治疗当脾、心、肺三脏兼顾。以《金匮要略》《伤寒论》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