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9 篇 期刊文献
  • 61 篇 学位论文
  • 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2 篇 工学
    • 81 篇 土木工程
    • 67 篇 水利工程
    • 55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建筑学
    • 1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76 篇 弹塑性本构模型
  • 11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非饱和土
  • 6 篇 有限元
  • 5 篇 非饱和膨胀土
  • 5 篇 颗粒破碎
  • 4 篇 强度准则
  • 4 篇 土石坝
  • 4 篇 统一强度理论
  • 4 篇 三轴试验
  • 4 篇 剪胀性
  • 4 篇 有限元分析
  • 4 篇 有限元法
  • 4 篇 应变软化
  • 4 篇 模型试验
  • 4 篇 地震反应分析
  • 3 篇 本构积分算法
  • 3 篇 三轴压缩
  • 3 篇 应变局部化
  • 3 篇 应力路径

机构

  • 17 篇 同济大学
  • 9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9 篇 河海大学
  • 8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8 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
  • 6 篇 天津大学
  • 6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5 篇 南昌大学
  • 5 篇 西安理工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3 篇 长安大学
  • 3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3 篇 重庆大学
  • 3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3 篇 中南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 篇 俞茂宏
  • 3 篇 xu bin
  • 3 篇 杨松岩
  • 3 篇 徐斌
  • 3 篇 谢婉丽
  • 3 篇 张建民
  • 2 篇 孙家驹
  • 2 篇 liu si-hong
  • 2 篇 张文完
  • 2 篇 shen chao-min
  • 2 篇 沈超敏
  • 2 篇 王俊
  • 2 篇 张林洪
  • 2 篇 徐舜华
  • 2 篇 孙文静
  • 2 篇 杨蕴明
  • 2 篇 陶夏新
  • 2 篇 师黎静
  • 2 篇 曹雪山
  • 2 篇 zhang jian-min

语言

  • 174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弹塑性本构模型"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
收藏 引用
岩土工程学报 2012年 第11期34卷 2127-2133页
作者: 李舰 赵成刚 黄启迪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北京100044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在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本构模型BExM和湿陷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力学行为耦合的双尺度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体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弹塑性模型的微型抗滑桩破坏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年 第A02期33卷 4113-4121页
作者: 辛建平 郑颖人 唐晓松 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重庆401311 后勤工程学院岩土力学与地质环境保护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1311
强度折减法与有限差分程序FLAC相结合,对岩土混合边坡、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中的微型抗滑桩进行数值极限分析以得到其破坏机制。为得到桩体的破坏形态,根据微型桩的特点考虑桩体进入塑性状态,对其采用实体单元和莫尔–库仑理想弹塑性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构性软土弹塑性模型的隐式算法实现
收藏 引用
力学学报 2018年 第1期50卷 78-86页
作者: 耿大将 Peijun Guo 周顺华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4 McMaster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对于考虑软土结构性的高度非线性弹塑性本构模型,在采用Newton-CPPM隐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数值实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Jacobian矩阵奇异和不收敛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隐式算法.考虑到Newton-CPPM隐式算法是局部收敛性算法,因此引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受压屈曲的圆钢管杆单元等效弹塑性滞回模型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2年 第6期31卷 160-165页
作者: 谢道清 沈金 邓华 张瑞 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杭州310058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310027
强震作用下网格结构杆件的破坏形式为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而常用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却不能考虑杆件受压屈曲的情况。使用LS-DYNA软件对不同长细比圆钢管杆单元的受压极限承载力、屈曲前后平衡路径以及卸载路径进行计算,并分析拉压往复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共轭梯度法在弹塑性模型数值实现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 第2期49卷 173-179,297页
作者: 代宁 耿大将 郭培军 周顺华 狄宏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804 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分公司 上海201800 麦克马斯特大学土木工程系 汉密尔顿L8S4L7
基于Jacobian矩阵的奇异和不收敛特性,分析了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组成和算法。将牛顿-最近点投影法(NewtonCPPM)隐式算法中高度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转化为求最小值问题,通过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该最小值来实现对传统隐式算法的改进。最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控制吸力循环荷载下非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 2020年 第2期41卷 552-560页
作者: 李潇旋 李涛 彭丽云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建立非饱和土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本构模型有助于解决相关的工程问题。在塑性增量流动理论框架内,将BBM(Barcelona basic model)模型与笔者提出的塑性硬化准则相结合,考虑控制吸力的循环荷载作用,建立了一个描述非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砂岩粗粒土弹塑性双屈服面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塑性工程学报 2007年 第2期14卷 123-129页
作者: 陈晓斌 张家生 赵同顺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长沙410083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通过高速公路路基90区红砂岩粗粒土填料的大型常规三轴试验研究,建立了一个椭圆-双曲线弹塑性双屈服面本构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该模型可以考虑红砂岩粗粒土的剪缩硬化性,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简单。另外,对FLAC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红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堆石料的剪胀特性与广义塑性本构模型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 2015年 第7期36卷 1931-1938页
作者: 王占军 陈生水 傅中志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1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9
以三轴试验成果为基础,考虑颗粒破碎引起堆石料剪胀比与应力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能够反映堆石料低围压剪胀、高围压剪缩特性的剪胀方程。在广义塑性理论框架内构造堆石料的塑性流动方向向量和加载方向向量,引入依赖于密实度与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层状岩体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模型及数值实现
收藏 引用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年 第9期14卷 1863-1870页
作者: 谢云跃 肖洪天 闫强刚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山东青岛266032
层状岩体在平行和垂直层面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强度、变形特性,进行非线性分析时须将层状岩体视为横观各向同性介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编写UMAT程序将横观各向同性弹塑性本构模型嵌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层状试件进行单轴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滩海桶形基础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
滩海桶形基础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伟 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该文在广泛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世界上桶形基础的发展,尤其是挪威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对相关学科,主要是土力学中土体本构模型的发展做了论述.然后,对在中国特殊地质条件下应用的桶形基础,通过建立符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