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81 篇 期刊文献
  • 180 篇 学位论文
  • 41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79 篇 医学
    • 756 篇 临床医学
    • 2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35 篇 理学
    • 30 篇 生物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生态学
  • 28 篇 工学
    • 1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7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 20 篇 农学
    • 12 篇 兽医学
    • 7 篇 作物学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09 篇 微卫星不稳定性
  • 96 篇 结直肠癌
  • 86 篇 杂合性缺失
  • 78 篇 胃癌
  • 62 篇 错配修复基因
  • 57 篇 结直肠肿瘤
  • 50 篇 预后
  • 41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38 篇 杂合性丢失
  • 37 篇 错配修复
  • 34 篇 dna错配修复
  • 31 篇 胃肿瘤
  • 27 篇 基因突变
  • 26 篇 子宫内膜癌
  • 25 篇 大肠癌
  • 24 篇 错配修复蛋白
  • 23 篇 肿瘤
  • 22 篇 结肠癌
  • 21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20 篇 msi

机构

  • 42 篇 浙江大学
  • 25 篇 青岛大学
  • 25 篇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 17 篇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
  • 16 篇 遵义医学院
  • 14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14 篇 吉林大学
  • 1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3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11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10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10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9 篇 复旦大学
  • 9 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9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8 篇 兰州大学
  • 7 篇 江西医学院
  • 7 篇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 7 篇 辽宁省肿瘤医院
  • 7 篇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 19 篇 房殿春
  • 18 篇 来茂德
  • 14 篇 罗元辉
  • 11 篇 周晓东
  • 10 篇 鲁荣
  • 9 篇 刘为纹
  • 9 篇 袁伟
  • 9 篇 林武华
  • 8 篇 阎晓初
  • 7 篇 李继承
  • 7 篇 邓飞
  • 6 篇 孙念绪
  • 6 篇 张树辉
  • 6 篇 狄金明
  • 6 篇 赵岩
  • 6 篇 时俊
  • 6 篇 刘平
  • 6 篇 张小勇
  • 5 篇 唐东起
  • 5 篇 李龙萍

语言

  • 808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微卫星不稳定性"
80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突变对结直肠癌细胞信号网络的作用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突变对结直肠癌细胞信号网络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作者: 崔淼 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当今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第4位,并以每年4%的速度在沿海城市中递增。在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居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并且结直肠癌是第二位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癌症[3]。在全球,结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卫星不稳定性、PD-1及PD-L1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微卫星不稳定性、PD-1及PD-L1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
收藏 引用
作者: 郝世梦 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通过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PD-1和PD-L1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 NEN)中的表达情况,来探索它们与p NE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价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作者: 时俊 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胃癌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一系列分子遗传学改变,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端粒酶活性改变等.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可能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一个新发现的重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中错配修复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的综合评估
收藏 引用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3年 第10期58卷 755-765页
作者: 刘岩 王玉湘 孙小婕 听夏 武睿 刘小旦 刘从容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理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 北京100191
目的探讨不同的错配修复(MMR)蛋白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检测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中的一致性及差异原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1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其MMR蛋白的免疫组化(MMR-IHC)检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应用与挑战
收藏 引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3年 第6期22卷 703-709页
作者: 孙跃明 张冬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南京医科大学结直肠病研究所 南京210029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探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微卫星是遍布于基因组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自动Idylla^(TM)系统在中国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癌症杂志 2022年 第11期32卷 1084-1090页
作者: 王乾 张静 郁成礼 包龙龙 蔡旭 蒋文华 黄丹 盛伟琪 朱晓丽 周晓燕 柏乾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复旦大学病理研究所上海200032
背景与目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与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缺陷,作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等泛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其检测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重荧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卫星不稳定性和EB病毒感染联合PD-L1蛋白表达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微卫星不稳定性和EB病毒感染联合PD-L1蛋白表达在胃癌预后评估中...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娜 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为胃癌的独特分子分型,两者均表现出复杂的免疫应答反应,为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预后和治疗选择提供了新的线索。PD-L1(Program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卫星不稳定性蛋白(MSI)在左右半结肠中表达的差异分析
微卫星不稳定性蛋白(MSI)在左右半结肠中表达的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潘良元 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07例结肠癌患者,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其4个蛋白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TNM分期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可能对结肠癌患者生存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左右半结肠癌的诊断、个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乳腺癌与癌前病变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3p杂合性缺失
收藏 引用
中华肿瘤杂志 2007年 第1期29卷 34-40页
作者: 付琼 姚根有 汤绚丽 陈丽荣 郑振汶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 杭州31000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 杭州市第三医院科教科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3号染色体短臂杂合性缺失(LOH)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PCR—SSLP及银染方法检测41例乳腺癌和13例癌前病变中MSI状态以及3p上11个微卫星位点LOH发生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及预后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华肿瘤杂志 2016年 第4期38卷 283-288页
作者: 杨光 郑绘霞 武丽娜 万惠丽 李宁 杨高潮 梁建芳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 太原030013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太原03000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太原030001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和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SI和HGF的表达情况,比较MSI组和微卫星稳定( MSS)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