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10 篇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 3 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
  • 3 篇 血栓性微血管病
  • 3 篇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 2 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2 篇 预防作用
  • 2 篇 急性肾衰竭
  • 2 篇 血小板下降
  • 2 篇 临床分析
  • 2 篇 出血综合征
  • 2 篇 纤维蛋白溶解
  • 2 篇 dic患者
  • 1 篇 器官系统
  • 1 篇 饮用水
  • 1 篇 血浆
  • 1 篇 实验室
  • 1 篇 实验研究
  • 1 篇 肾损害
  • 1 篇 建立
  • 1 篇 微血管阻塞

机构

  • 1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解放军第二一○医院...
  • 1 篇 大庆市人民医院
  • 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 篇 66393部队干休所
  • 1 篇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 1 篇 解放军第252医院
  • 1 篇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
  • 1 篇 黑龙江省明水县崇...
  • 1 篇 湖北医学院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1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作者

  • 2 篇 刘育英
  • 2 篇 赵秀梅
  • 1 篇 欧阳静萍
  • 1 篇 钟惠珍
  • 1 篇 刘国平
  • 1 篇 du wei
  • 1 篇 贾春颖
  • 1 篇 郑素萍
  • 1 篇 李宁宁
  • 1 篇 刘金保
  • 1 篇 王军
  • 1 篇 涂淑珍
  • 1 篇 杨红海
  • 1 篇 吕继成
  • 1 篇 尹岭
  • 1 篇 杜卫
  • 1 篇 吴德沛
  • 1 篇 qiao yusen
  • 1 篇 包海燕
  • 1 篇 wu depei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与参芪脑保颗粒的预防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15期9卷 126-127页
作者: 杜卫 刘育英 赵秀梅 尹岭 解放军第二一○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省大连市116021 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室 北京市100853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信息中心 北京市100853
目的:研究中药参芪脑保颗粒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09/12在解放军总医院微循环实验室进行。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和参芪脑保预防组,分别给予饮用水及参芪脑保颗粒灌胃,连续5d,于第6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 第2期12卷 29-30页
作者: 赵秀梅 刘育英 尹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生理研究室 邮政编码北京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信息中心 邮政编码北京100853
目的 :建立一种血栓形成的模型 ,用于新药开发的药效研究。方法 :利用光化学反应原理制备血栓模型 ,即从静脉内注入光敏剂—血卟啉 ,用落射荧光显微镜的汞灯作光源 ,经紫外滤光片 (波长为 45 5nu)照射后 ,成功地建立了局部血管内血栓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益脑通络胶囊对微血管内血栓形成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 第18期19卷 757-758页
作者: 杨红海 徐光辉 解放军第252医院干部病房 66393部队干休所
益脑通络胶囊是以益气活血、解毒通络为治法的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芪、丹参等中药组成,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为了进一步探讨益脑通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我们从大鼠的静脉内注射血卟啉光敏剂后,用落射荧光显微镜的自带汞灯为光源,经紫外滤光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栓微血管病肾损害
收藏 引用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年 第5期22卷 255-257页
作者: 吕继成 赵明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暨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100034
血栓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经典的TMA包括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和血栓性血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栓微血管病1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 第10期10卷 913-915页
作者: 徐丽斌 刘国平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肾内科 呼和浩特010017
血栓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giopathy,TMA)主要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1].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经典的包括溶血性尿毒症(hemolytic uremic symdrome,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年 第5期38卷 440-443页
作者: 包海燕 乔渝森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21500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血栓微血管病,以血小板聚集引起弥散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脏器缺血为特征,经典的五联征包括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神经精神症状、肾脏损害及发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2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 第7期4卷 165-166页
作者: 张秀凤 贾春颖 苗艳杰 卢伟 黑龙江省明水县崇德镇医院 151700 大庆市人民医院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essiminated inti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多种原因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之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而发生的出血综合征,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 评论
异丙肾上腺素ISP致心肌微血管阻塞的机理探讨
收藏 引用
微循环学杂志 1992年 第1期2卷 8-11页
作者: 汪学军 欧阳静萍 涂淑珍 刘金保 董传仁 凌宏 湖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本实验通过对血浆凝固性的动态变化和自由基系统有关指标的变化的监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P)(85mg/kg)后早期(4h以前)即有明显的血浆高凝状态、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和心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产科大出血导致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例临床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06年 第6期2卷 348-349页
作者: 李宁宁 钟惠珍 王军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宁波315010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来势凶猛,患者短时间内血压下降,处于休克状态,如不及时纠正,往往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是多种原因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之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而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在DIC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现代临床医学 2006年 第6期32卷 466-468页
作者: 袁凯锋 廖小梅 郑素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成都61004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性血栓一出血综合症。常见病因: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和创伤等。其中感染占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