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riental congress of cardiology,OCC)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上海市医学会和...
详细信息
2019年5月31日—6月2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riental congress of cardiology,OCC)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上海市医学会和医师协会徐建光会长,以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黄红书记等领导和嘉宾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中基线左心耳(LAA)与肺静脉(PV)颤动波周长的比值与术中房颤消融转归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采用小剂量伊布利特(Ibulitide)辅助下的个体化消融策略,行导管射频消融术。于消融开始前记录基线PVs及LAA的房颤波周长(采用Bard多导电生理记录仪房颤周长测量软件测量),将四根肺静脉中周长最短者记录为基线PV颤动波周长(AFCLPV)。根据基线时LAA记录到的颤动波周长(AFCLLAA)与基线PV颤动波周长的比值(AFCLLAA/AFCLPV)是否≥1,将入选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房颤消融的转归与基线AFCLLAA/AFCLPV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有6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入选,其中男37例,平均年龄(56±14)岁,平均房颤持续时间(18±13)个月。基线AFCLLAA/AFCLPV≥1组共12例患者,在肺静脉隔离(PVI)过程及伊布利特给药后,所有房颤均终止,9例直接转复为窦性心律(SR),3例转变为规律的房性心动过速(AT)。而AFCLLAA/AFCLPV<1患者组(48例)在PVI及给予伊布利特后仅有11例患者房颤终止(6例SR,5例AT),剩下的23例患者在复杂碎裂心房电位(CFAE)消融过程中房颤终止(5例SR,18例AT),其余14例患者CFAE消融后房颤持续,行电复律恢复SR。基线AFCLLAA/AFCLPV≥1患者组PVI+伊布利特房颤终止率显著高于基线AFCLLAA/AFCLPV<1患者组(100%VS22.9%,P<0.05),而且基线AFCLLAA/AFCLPV≥1患者组总手术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皆显著少于基线AFCLLAA/AFCLPV<1患者组(分别为116±28VS 151±43,41±12 VS 62±20,21±11 VS 38±18分钟,P皆<0.01)。结论基线AFCLLAA/AFCLPV≥1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多在完成PVI或应用小剂量伊布利特后房颤终止,而基线AFCLLAA/AFCLPV<1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在完成PVI和应用小剂量伊布利特后房颤多不能终止,需要广泛的左房基质消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