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7 篇 思想经验
  • 2 篇 从肝论治
  • 2 篇 黄遵宪
  • 1 篇 治法
  • 1 篇 发表刊登
  • 1 篇 慢性功能性便秘
  • 1 篇 文化姿态
  • 1 篇 肺痿
  • 1 篇 《静思一得》
  • 1 篇 经典诠释
  • 1 篇 自述
  • 1 篇 诗歌创作
  • 1 篇 肺痹
  • 1 篇 现代文明
  • 1 篇 溃疡性结肠炎
  • 1 篇 中国近代
  • 1 篇 文化选择
  • 1 篇 病因病机
  • 1 篇 中西古今
  • 1 篇 辨证

机构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江苏省中医院
  • 2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 篇 左鹏军
  • 2 篇 沈洪
  • 1 篇 王国力
  • 1 篇 潘飞辰
  • 1 篇 fu changzhen
  • 1 篇 wang guoli
  • 1 篇 徐艳玲
  • 1 篇 杨旭
  • 1 篇 丁迪
  • 1 篇 xu yanling
  • 1 篇 付长珍
  • 1 篇 陈红宇
  • 1 篇 李平
  • 1 篇 deng hu
  • 1 篇 邓虎

语言

  • 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思想经验"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黄遵宪的文化姿态与思想经验
收藏 引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3期 18-25,191页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采取了融通古今雅俗、兼顾通变的稳妥策略,对"诗界革命"采取了不即不离、同中有异的认同接受态度,因而在当时得到不同政治派别和诗歌派别人士的广泛认同;后来更深受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积极倡导和高度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儒家伦理经典的当代重光
收藏 引用
哲学分析 2024年 第5期15卷 49-57,197页
作者: 付长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真正的经典是一切时代的同行者。当代儒家经典诠释应该既不限于注疏训诂,也不陷于依附格义,而是富有个性的再创作与“接着讲”。重建经典意义世界与现代生活世界的关联,既需要同情的了解、理性的批判,又需要在创造性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遵宪的诗歌创变、诗学观念与文化选择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 2015年 第6期 112-121页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黄遵宪对于诗歌创作中才情与学问、雅正与通俗所持的通达态度,对于"新派诗"与"诗界革命"名与实、新与旧、利与弊的冷静观察,在创新发展与延续正统之间的中和立场,在对待西方文化态度上关于道与器、体与用、因与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从肝论治慢性功能性便秘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17年 第3期10卷 311-313页
作者: 陈红宇 沈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210046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观察发现,治疗上灵活运用疏肝调脾、柔肝养血之法,可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从肝脏生理病理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联系,辨证用药,阐明从肝论治的思想经验
来源: 评论
徐艳玲教授诊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探析
收藏 引用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 第11期25卷 1248-1252页
作者: 王国力 邓虎 徐艳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沈阳110032
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系疾病的终末期改变,病情多呈慢性、渐进性进展,其发病机制尚不够明晰,患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中医药在应对这一疾病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收藏 引用
四川中医 2015年 第4期33卷 40-42页
作者: 李平 沈洪 杨旭 潘飞辰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46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南京210029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观察发现,在溃结的不同时期,灵活运用疏肝、养肝、平肝、清肝、柔肝、温肝之法,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将从溃结的病机、病位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辨证阐述溃疡性结肠炎从肝论治的思想经验
来源: 评论
靜思一得自序
收藏 引用
江西文献 1993年 第第153期期
作者: 丁迪
我於民國三十九年開始寫「靜思一得」,是跟工作地點的轉移,隨時隨地發表的;換言之,凡在甚麼地方工作,便在甚麼地方的刊物發表。到現在這本擴增本出版時,足足有三十三年之久。何以要這麼久的時間?因爲這本書的内容,不是空疏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