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7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 7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4 篇 哲学
    • 104 篇 哲学
  • 32 篇 法学
    • 2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4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0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4 篇 历史学
    • 4 篇 中国史
    • 3 篇 世界史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166 篇 思维与存在
  • 33 篇 哲学基本问题
  • 17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17 篇 黑格尔
  • 14 篇 认识论
  • 13 篇 唯心主义
  • 12 篇 关系问题
  • 11 篇 本体论
  • 11 篇 唯物主义
  • 9 篇 费尔巴哈
  • 9 篇 思维和存在
  • 8 篇 近代哲学
  • 8 篇 恩格斯
  • 8 篇 德国古典哲学
  • 8 篇 辩证法
  • 7 篇 实践
  • 7 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
  • 6 篇 康德
  • 6 篇 巴门尼德
  • 6 篇 同一性

机构

  • 6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黑龙江大学
  • 3 篇 重庆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2 篇 广西民族学院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长春工业大学
  • 2 篇 长春税务学院
  • 2 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 2 篇 河南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南开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黄斌
  • 3 篇 韩振峰
  • 3 篇 吴承明
  • 3 篇 马俊苹
  • 2 篇 韦有多
  • 2 篇 何丽野
  • 2 篇 刘同舫
  • 2 篇 曾其海
  • 2 篇 刘潼福
  • 2 篇 刘袁浩
  • 2 篇 罗骞
  • 2 篇 刘怡翔
  • 2 篇 刘士林
  • 2 篇 王卓民
  • 2 篇 张艳国
  • 2 篇 苏德超
  • 1 篇 穆瑞智
  • 1 篇 林孟清
  • 1 篇 李校利
  • 1 篇 曹柏生

语言

  • 16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思维与存在"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两种视角——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收藏 引用
探索 2008年 第4期 173-179页
作者: 黄斌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重庆沙坪坝400030
恩格斯并未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俞吾金对恩格斯的批评是不公允的。观察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有两个视角:一种是本体论的视角,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为前提的;另一种是观念论或逻辑学的视角,是以"思维"与"存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维与存在关系中所包含的真善美统一
收藏 引用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2年 第3期 48-52页
作者: 何丽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办公室
一哲学求真,伦理学求善,美学求美。但哲学所理解的真善美统一并非是把伦理学,美学都并到哲学中去。这里所说的真,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指事物的客观性,真理性,规律性。
来源: 评论
从“同质性”到“异质性”——重思马克思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解答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2023年 第2期44卷 76-82,191,192页
作者: 陈永杰 李雨桐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无锡214122
马克思看待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态度经历了几次变化,最终在感性活动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判断。其中的关节点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马克思实现了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判断的转向。在近代思辨哲学中,当活生生的历史实践被归结为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5年 第12期 3-10页
作者: 俞吾金 复旦大学哲学系
A phenomenon has been looked dow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kingdom of philosophy, which a basic a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philosophical thought is the trans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idea of homogeneity of th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6年 第4期 85-90页
作者: 赵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证明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和深化,最后在近代哲学中才被自觉地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经院哲学对此问题的思考典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学本体论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 第4期39卷 18-21页
作者: 沈亚生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以往我们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包含着世界观本体论和认识论主客同一性两方面内容,这是片面的。与此相联系的另一种情况是我国当前哲学人学的理论建设呈现出某种本体论的缺失,人学本体论的问题还没有被摆到正确位置上。实质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恩格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观点辨析——兼与俞吾金教授商榷
收藏 引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5期 51-53页
作者: 于乐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坚持唯物主义前提下,以承认思维与存在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为基础的同一性,而不是俞吾金教授所说的,恩格斯是坚持黑格尔同质性基础上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来源: 评论
区分思维与存在——试论中国文化启蒙的逻辑起点
收藏 引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6年 第4期14卷 46-50页
作者: 刘士林
康德非常重视道德存在。他认为人的存在始于道德行为。并把道德看作文化的目的。他也讲:“道德高于知识”,有时似乎有些卫道遗风,他多次讲到他不得不限制知识,以便为道德保留地盘,但他讲的“高”却与儒家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他一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研究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章丽萍 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涉及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列宁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恩格斯和康德的认识论比较研究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和康德的认识论比较研究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收藏 引用
作者: 童攀 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本文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将恩格斯和康德有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想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展示出他们思想的差异。前人认为康德在意识之外设置了“自在之物”,认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