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26 篇 期刊文献
  • 118 篇 会议
  • 28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9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8 篇 工学
    • 54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冶金工程
    • 10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 篇 机械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建筑学
    • 4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公安技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土木工程
    • 3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186 篇 理学
    • 118 篇 地质学
    • 18 篇 地球物理学
    • 12 篇 大气科学
    • 7 篇 海洋科学
  • 22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4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 篇 体育学
  • 16 篇 经济学
    • 15 篇 应用经济学
  • 14 篇 管理学
    • 7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2 篇 农学
    • 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0 篇 法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7 篇 医学
    • 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历史学

主题

  • 972 篇 成因探讨
  • 270 篇 地质特征
  • 89 篇 矿床地质特征
  • 61 篇 目次
  • 43 篇 金矿床
  • 42 篇 找矿方向
  • 37 篇 找矿标志
  • 36 篇 检索工具
  • 36 篇 目录
  • 34 篇 地球化学特征
  • 30 篇 铅锌矿
  • 29 篇 金矿
  • 25 篇 铅锌矿床
  • 24 篇 矿床特征
  • 23 篇 控矿因素
  • 22 篇 成矿地质
  • 20 篇 有色金属矿床
  • 19 篇 矿床成因
  • 19 篇 碳酸盐岩
  • 19 篇 地质意义

机构

  • 38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33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2 篇 福建省闽东南地质...
  • 10 篇 吉林大学
  • 8 篇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
  • 8 篇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
  • 8 篇 南京大学
  • 7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福建省第二地质勘...
  • 6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
  • 6 篇 福建省闽西地质大...
  • 6 篇 福建省闽北地质大...
  • 6 篇 山东省第七地质矿...
  • 5 篇 长安大学
  • 5 篇 甘肃省地矿局第一...
  • 5 篇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
  • 5 篇 武汉地质学院
  • 5 篇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
  • 5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
  • 4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

作者

  • 5 篇 武龙祥
  • 5 篇 张准
  • 5 篇 杨吉忠
  • 5 篇 钟康惠
  • 5 篇 刘江波
  • 5 篇 zhang zhun
  • 4 篇 董银峰
  • 4 篇 yang ji-zhong
  • 4 篇 liu jiang-bo
  • 3 篇 赵逊
  • 3 篇 陶晓风
  • 3 篇 蔡建设
  • 3 篇 liu chuanpeng
  • 3 篇 贾飞
  • 3 篇 陈玉峰
  • 3 篇 肖泽忠
  • 3 篇 彭涛
  • 3 篇 辛堂
  • 3 篇 赵勇伟
  • 3 篇 杨仲杰

语言

  • 970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成因探讨"
97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骆驼峰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19年 第S01期93卷 12-18页
作者: 杨宝凯 徐美君 苏旭亮 张涛 张学明 赵永亮 林贵 薛斌 赵闯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省地矿局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资源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 青海西宁810029
骆驼峰铜钼矿床是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类;岩浆岩以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类为主,花岗闪长岩为区内主要含矿岩性;构造以北东向张性断裂为主,为区内主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海陆架盆地雁荡低凸起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及其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4年 第9期57卷 2981-2992页
作者: 杨传胜 李刚 栾锡武 杨长清 龚建明 杨艳秋 索艳慧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266100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266071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地震和重磁资料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对雁荡低凸起展布形态进行了细致刻画,凸起呈NE方向不连续展布于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之间,长约170 km、宽约15~50 km.地震资料揭示雁荡低凸起上广泛发育了侏罗纪与白垩纪地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中部“对向拆离型复合洼陷”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 2024年 第4期49卷 1385-1399页
作者: 彭光荣 郑金云 蔡嵩 陈兆明 韩晋阳 王梓颐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深圳518054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54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始新世多发育单向拆离断层,而珠二坳陷中部处于珠江口盆地珠二与珠一、珠三坳陷衔接带的南倾单一拆离断裂与北倾多级拆离断裂系交汇区,形成特有的“对向拆离型复合洼陷”,然而其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有待深入研究.基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南土门萤石脉型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09年 第10期25卷 2537-2549页
作者: 邓小华 糜梅 姚军明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40
河南方城土门萤石脉型钼矿床位于栾川断裂北侧的华熊地块东南部。矿体呈断续的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赋矿构造为大理岩与片岩之间的层间断层。矿石主要由萤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等矿物组成。矿脉穿插关系、矿石组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塔里木盆地克拉2大气田天然气的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工业 2004年 第11期24卷 8-10页
作者: 李贤庆 肖贤明 米敬奎 刘德汉 申家贵 唐永春 肖中尧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石油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文章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在封闭体系下热模拟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动力学参数,探讨了克拉2大气田天然气的成因。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热模拟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值介于-37‰^-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胶东北部碱性超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和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2005年 第1期40卷 69-83页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赵军红 冯彩霞 蒋国豪 史丹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胶东地区脉岩属碱性超基性岩系(Na2O+K2O=4.67%~5.43%;SiO2=36.70%~39.99%),岩性为单一的橄榄辉石岩。从主量元素(包括CIPW标准矿物组成)和过渡元素组成来看,该岩系近似原始岩浆组成。电子探针结果显示:橄榄石为富镁质橄榄石(贵橄榄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地层缺失量计算及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工业 2018年 第1期38卷 21-29页
作者: 江青春 胡素云 姜华 翟秀芬 任梦怡 陈晓月 李秋芬 张运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数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酸盐岩地层剥蚀量不仅可以反映岩溶地貌,而且还能间接反映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发育特征。针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地层缺失量及成因不清的问题,在定性分析地层缺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4口典型井茅口组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频谱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磷质叠层石的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1984年 第3期58卷 214-221+277-278页
作者: 盛章琪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一一五地质大队
叠层石是藻类等微生物作用而成的生物沉积构造。至今发现的现代叠层石都是碳酸盐的,而在地史中,除见到丰富的碳酸盐叠层石外,尚发现有大量磷质叠层石。中国南方震旦纪磷块岩,以及印度、苏联、澳大利亚、尼泊尔、西班牙、赞比亚等国前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藏尼雄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 2005年 第1期32卷 122-127页
作者: 吴旭铃 陈振华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江西南昌330201
尼雄岩体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措勤县木质顶、尼雄、沙松、日阿一带,出露面积180.14km2,由4个深成岩体组成,平面形态呈不规则椭圆形、圆形串珠状分布,岩石类型有苏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室内的岩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伶仃洋洪季悬沙平面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海洋学报 2017年 第9期39卷 26-39页
作者: 何嘉伟 贾良文 韦献革 贾妍红 程聪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基于伶仃洋河口2007年洪季(8月)潮流和泥沙现场观测资料,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结合二维泥沙数值模型的方法,分析其悬沙浓度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悬沙浓度从伶仃洋湾顶虎门至湾口沿西槽向海在纵向上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