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6 篇 期刊文献
  • 106 篇 学位论文
  • 41 篇 会议
  • 7 篇 专利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6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88 篇 工学
    • 30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54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1 篇 矿业工程
    • 8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54 篇 理学
    • 126 篇 地质学
    • 117 篇 地球物理学
    • 7 篇 地理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2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6 篇 经济学
    • 6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635 篇 成因模式
  • 48 篇 矿床模式
  • 33 篇 白云岩
  • 28 篇 金矿床
  • 27 篇 地质特征
  • 23 篇 水文地球化学
  • 23 篇 地球化学
  • 21 篇 鄂尔多斯盆地
  • 19 篇 地球化学特征
  • 17 篇 温泉
  • 16 篇 热储温度
  • 16 篇 地热
  • 13 篇 同位素
  • 12 篇 地热系统
  • 12 篇 水化学
  • 11 篇 白云石化
  • 11 篇 地热资源
  • 10 篇 地下热水
  • 10 篇 水化学特征
  • 9 篇 分布特征

机构

  • 59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8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31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20 篇 吉林大学
  • 19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13 篇 西南石油大学
  • 11 篇 南京大学
  • 11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11 篇 西南交通大学
  • 10 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
  • 10 篇 西北大学
  • 9 篇 长安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9 篇 长江大学
  • 8 篇 东华理工大学
  • 8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7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6 篇 张云辉
  • 6 篇 罗璐
  • 6 篇 李晓
  • 5 篇 李树同
  • 5 篇 zhang yunhui
  • 5 篇 杨峰田
  • 5 篇 王贵玲
  • 4 篇 liu bo
  • 4 篇 张杰
  • 4 篇 刘波
  • 4 篇 邵军
  • 4 篇 黄珣
  • 4 篇 luo lu
  • 4 篇 王岚
  • 4 篇 wang guiling
  • 4 篇 蔺文静
  • 4 篇 庞忠和
  • 4 篇 段忠丰
  • 4 篇 li xiao
  • 4 篇 du li

语言

  • 6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成因模式"
6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湖相纹层状细粒岩特征、成因模式及其页岩油意义——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 第5期42卷 598-607页
作者: 柳波 吕延防 孟元林 李新宁 郭小波 马强 赵万春 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断裂变形 封闭性及与流体运移"科技创新团队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岩心图像扫描、常规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岩石学研究方法,结合微量元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对湖相富有机质纹层状细粒岩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流嵩口坪—铜盘断裂地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收藏 引用
地质学刊 2025年 第1期 78-88页
作者: 许紫菁 福建省196地质大队
以福建清流嵩口坪—铜盘断裂地区地下热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地球化学温标、水文地球化学图解及地下水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并结合水文地质,对该区地热水的类型、特征、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冷水混合比例等进行研究,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扭张断裂成因模式及控藏作用
收藏 引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年 第2期40卷 262-270页
作者: 张伟忠 张云银 查明 曲志鹏 于景强 张林 何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山东东营257022
扭张断裂构造特征的精细刻画及控藏作用的分析是我国东部高成熟油田精细化油藏评价的重要方向。基于扭张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构造演化特征的分析,开展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扭张断裂成因模式的研究,建立了东营凹陷扭张断裂控藏模式。研究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主要水热型地热系统形成机制与成因模式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20年 第7期94卷 1923-1937页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石家庄050061 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石家庄050061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交汇部位,且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地热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整体性的地热系统分析,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区地热勘查开发方案,各地地热资源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碱矿Na-碳酸盐成因模式
收藏 引用
地球科学 2024年 第4期49卷 1207-1223页
作者: 戴朝成 钟炽涛 刘晓东 向龙 许亚鑫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13
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沉积时期为典型的碳酸盐型碱湖,盆地咸化过程中发育大量的Na-碳酸盐类矿物.通过对巴音戈壁组碱矿层中似层状、斑点状和脉状Na-碳酸盐矿物开展了电子探针、X衍射、碳氧同位素和激光拉曼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营凹陷古近系膏盐岩成因模式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32卷 30-35页
作者: 徐磊 操应长 王艳忠 黄龙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中国石油大学 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通过钻井资料分析、岩心观察、地球化学研究等技术手段,结合该区古构造、古气候、古盐度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古近系膏盐岩的垂向序列、平面分布、物质来源、形成环境、控制因素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孔店组一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巴西Paraná和Bahia地区滑石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模式(英文)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04年 第4期20卷 829-836页
作者: Antonio Carlos GONDIM 蒋少涌 Federal University of Parana Marechal Mallet 185/401 80540-230 Curitiba Brazil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ineral Deposit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本文总结了巴西两个最重要的滑石产地,Parana和Bahia区中滑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这些矿床的可能成因。巴西的滑石在世界滑石储量与产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巴西Parana和Bahia区的滑石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地体中。尽管该区的滑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辽东地区超大型菱镁矿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模式(英文)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04年 第4期20卷 765-772页
作者: 蒋少涌 陈从喜 陈永权 姜耀辉 戴宝章 倪培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我国辽东地区早元古代大石桥组镁质碳酸盐-泥质岩建造中赋存有多个超大型菱镁矿矿床.在这些矿床中,菱镁矿矿体均只限定在大石桥组三段岩层中.该层岩石主要由白云质大理岩、菱镁质大理岩、菱镁矿和少量泥质板岩薄层组成.赋矿层位之下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模式与原位驱氟设想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14年 第4期21卷 50-58页
作者: 高宗军 张福存 安永会 冯建国 王敏 韩克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河北保定071051
山东省高密市地处胶莱盆地,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缓坡区,北部为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平原区,属于盆地浅层地下水型饮水高氟地区,是全国氟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蒸发强度较高。晚更新世以来,该区较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北盆地老子山地热田成因模式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42卷 468-475页
作者: 杨峰田 庞忠和 王彩会 段忠丰 罗璐 李义曼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南京210018
老子山地热田是苏北盆地的典型地热田之一,阐明其成因模式对于该地热田的进一步开发和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大地热流测试和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大地热流背景值为63.9mW/m2,地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