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5 篇 期刊文献
  • 3 册 图书
  • 3 篇 会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2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5 篇 管理学
    • 3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2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5 篇 经济学
    • 44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42 篇 法学
    • 21 篇 政治学
    • 13 篇 社会学
    • 7 篇 民族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31 篇 历史学
    • 23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4 篇 世界史
  • 27 篇 艺术学
    • 19 篇 美术学
    • 1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艺术学理论
  • 15 篇 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3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7 篇 工学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2 篇 农学

主题

  • 253 篇 手工业品
  • 171 篇 手工艺品
  • 11 篇 商品经济
  • 10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6 篇 艺术
  • 5 篇 日本
  • 5 篇 美术
  • 5 篇 商品
  • 5 篇 明清时期
  • 5 篇 商业资本
  • 5 篇 手工艺
  • 5 篇 手工业
  • 5 篇 旅游
  • 5 篇 巧娘
  • 5 篇 南欧
  • 4 篇 小商品
  • 4 篇 农村
  • 4 篇 游客
  • 4 篇 意大利
  • 4 篇 资本主义萌芽

机构

  • 2 篇 西南师范大学
  • 1 篇 湖南娄底师专
  • 1 篇 北京市东城区巧娘...
  • 1 篇 上海旅游专科学校
  • 1 篇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1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1 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 1 篇 山东省轻工集体企...
  • 1 篇 广西僮族自治区工...
  • 1 篇 浙江大经建设股份...
  • 1 篇 湖北师范学院
  • 1 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王方中
  • 2 篇 水尾比吕志
  • 2 篇 徐艺乙
  • 2 篇 张道一
  • 2 篇 陈秀英
  • 1 篇 郑来发
  • 1 篇 吴国华
  • 1 篇 孟楠
  • 1 篇 戴小江
  • 1 篇 赵丕杰
  • 1 篇 苏民生
  • 1 篇 陆晔
  • 1 篇 汪琳
  • 1 篇 段本洛
  • 1 篇 朱瑾
  • 1 篇 扎西措姆
  • 1 篇 月泉
  • 1 篇 李衿
  • 1 篇 张虎林
  • 1 篇 海萍

语言

  • 25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手工业品"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清代主要手工业品与市场的关系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2000年 第3期 85-90页
作者: 李绍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 山东曲阜273165
清政府较为宽松的工商业政策使商经济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手工业品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出现了许多区域性商基地,商流量有了很大增加,全国性统一市场初步形成。虽然清廷有种种限制,但清代的商经济仍达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明清江南手工业品的制作、市场与消费群体——以苏州织造局特供服饰及上海顾绣为例
收藏 引用
史林 2005年 第4期 41-48页
作者: 马学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00235
明清江南繁华富庶,深厚的人文积淀,使这里产生出不少精美绝伦、制作精良的手工业品。而之所以成为特色手工,即在于制作有特色,有其丰富的内涵。受不同的消费群体及市场的影响与制约,不同手工的遭遇命运各不相同:一些手工为迎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中国的市场与社会结构——对施坚雅中国市场体系理论和宏观区域理论的反思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3年 第4期 133-139页
作者: 刘永华 厦门大学
27年前,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教授发表了他著名的论文:“中国农村的集市与社会结构”。在往后的一二十年中,施氏先后发表十来篇文章,对早期的理论加以修正、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汉学家对中国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汉地价补论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1990年 第3期 21-25,95页
作者: 李振宏 河南大学历史系
十年前,我曾傲《两汉地价初探》一文,对汉代土地的一般价格做了初步考证,并简论了汉代地价的构成问题。但由于当时诸多条件的限制,对汉代地价稳定性的考察,以及地价与其它物价的比较研究等重要工作都未及进行,加之近年来又有一些新材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明清福建手工业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2年 第2期 60-67页
作者: 曾玲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自然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生存的各个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必然影响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速度和发展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他们所处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封建地主制后期(以宋明清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年 第4期 63-69页
作者: 月泉
宋代以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一般认为这一时期商经济较前期有了很大发展,但对其程度、地位各家认识存在着差异。这里根据十余年来研究情况对有关问题作一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条件限制,尚有许多重要文献未能见到,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论南朝商业的几点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0年 第2期 16-20,15页
作者: 张兆凯
一 商业政策的变化 我们习惯于把重本抑末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国策,事实上,两者的发展过程并不同步。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这确实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但是,对商业的政策,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至少在战国以前,商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代经济生活中的市侩
收藏 引用
历史研究 1992年 第2期 110-124页
作者: 李伟国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提到市侩,人们就会想到贪图私利、目光短浅的人,这些人作风庸俗,面目可憎。市侩作为现代词汇,又专指唯利是图的奸商。这里用的是市侩的本义、即买卖的中介人。市侩的现代词义,当然是从本义派生衍化而来的,因为在古代,市侩形象即已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楼梦》与江南工商经济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 1992年 第1期 303-316页
作者: 刘长荣 濮实
《红楼梦》创作时代,正是18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巨大变革的时代:美国开始“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英国的水力纺纱机、自动织布机、蒸气机……各种机械,从1760年起在短短10年间,都已从试用到广泛使用。英、法、荷兰、西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唐代官府手工业的类型及其管理体制的特点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2期30卷 3-10,2页
作者: 魏明孔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唐代官府手工业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管理体制也比较完善。由于学术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其研究成果与其所处的历史地位远不相称。本文就唐代官府手工业的类型作了较科学的划分,进而初步探讨了其以多重管理为特征的管理体制。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