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26 篇 期刊文献
  • 1,077 篇 专利
  • 237 篇 学位论文
  • 223 篇 会议
  • 4 篇 成果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76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25 篇 医学
    • 578 篇 中西医结合
    • 43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0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1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2 篇 临床医学
    • 14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95 篇 中医学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4 篇 口腔医学
  • 373 篇 农学
    • 310 篇 兽医学
    • 26 篇 畜牧学
    • 13 篇 作物学
    • 10 篇 植物保护
    • 9 篇 水产
    • 8 篇 园艺学
  • 61 篇 理学
    • 51 篇 生物学
    • 7 篇 化学
  • 61 篇 工学
    • 3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2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692 篇 抗病毒作用
  • 83 篇 干扰素
  • 80 篇 流感病毒
  • 67 篇 中药
  • 63 篇 呼吸道合胞病毒
  • 52 篇 抗菌作用
  • 48 篇 慢性乙型肝炎
  • 43 篇 治疗
  • 42 篇 疗效观察
  • 37 篇 病毒感染
  • 33 篇 临床应用
  • 33 篇 中草药
  • 31 篇 免疫功能
  • 29 篇 单纯疱疹病毒
  • 29 篇 抗病毒药
  • 28 篇 抗肿瘤作用
  • 25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24 篇 实验研究
  • 24 篇 药理作用
  • 24 篇 抗炎作用

机构

  • 76 篇 武汉大学
  • 62 篇 中山大学
  • 39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33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7 篇 暨南大学
  • 25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4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23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 23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3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20 篇 扬州大学
  • 19 篇 复旦大学
  • 19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17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17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17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6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16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16 篇 吉林大学
  • 15 篇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

作者

  • 41 篇 杨占秋
  • 38 篇 张辉
  • 35 篇 潘婷
  • 31 篇 张旭
  • 28 篇 罗海华
  • 26 篇 陈绪林
  • 23 篇 李洪源
  • 22 篇 吴建国
  • 20 篇 邬开朗
  • 20 篇 何欣
  • 20 篇 陈楚忠
  • 19 篇 肖红
  • 15 篇 李药兰
  • 15 篇 郭春和
  • 14 篇 陈庆忠
  • 14 篇 刘映乐
  • 14 篇 柏川
  • 14 篇 安利伟
  • 14 篇 安同伟
  • 14 篇 秋山俊行

语言

  • 2,76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抗病毒作用"
276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25年 第2期52卷 554-561页
作者: 罗琴 刘丁语 刘宝玲 乔常宏 陈翔宇 何振文 王晓虎 陈晶 张翩 黄元 王刚 刘昊 蔡汝健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兽用药物与诊断技术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广州510640 佛山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佛山528225
病毒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与重组,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使得疫苗提供的保护有限。同时,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使得病毒感染后治疗困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益生菌的多重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22年 第9期62卷 3345-3357页
作者: 黄京山 王妍瑾 杨桂连 仇华吉 孙元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吉林长春1301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69
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由于现有的免疫接种和抗病毒疗法的局限性,开发安全、广谱、廉价的新型抗病毒制剂极为迫切。益生菌是摄入后能对机体产生多种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其抗病毒作用及潜在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莪术油喷雾剂的研制及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材 2007年 第3期30卷 342-345页
作者: 黄亚东 项琪 姚崇舜 张奉学 张卉 李校堃 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32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 浙江温州325035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510405
目的:研制莪术油喷雾剂,并对其抗病毒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对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剂型改革,确定莪术油喷雾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用HPLC法测定莪术醇和=牛儿酮的含量,同时进行了莪术油喷雾剂体内外抗病毒实验。结果:制备的莪术油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病毒学报 2013年 第6期29卷 673-679页
作者: 蒲洁莹 何莉 吴思宇 张萍 黄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广州510080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草药,三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多种甘草属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显著而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为抗病毒免疫研究的热点,并有望作为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而被广泛应用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病毒学报 2016年 第2期32卷 222-228页
作者: 陈永坤 朱闻斐 舒跃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IFITMs)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宿主限制因子蛋白,1996年发现该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目前该蛋白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IFITM能抑制多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登革2型病毒PrM基因的重组甲病毒RNA介导的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01年 第3期41卷 334-339,T001页
作者: 于曼 秦鄂德 赵卫 胡志君 苑锡同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北京100850
将扩增的登革 2型病毒株PrM基因导入pSFV载体的SP6启动子下游 ,筛选出含该基因正、反向插入的重组质粒DNA。用SpeI酶分别将重组的和辅助的质粒DNA线性化 ,并将其体外转录成 5′末端含帽子结构的RNA。再将这两种RNA共转染BHK细胞。然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茶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茶叶科学 2021年 第2期41卷 143-158页
作者: 熊立瑰 刘思慧 黄建安 刘仲华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410128
茶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其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近30年来,茶的抗病毒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综述了茶叶及其功能成分(尤其是茶多酚)对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的干预作用,并简要阐述了其作用机制。茶叶及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特异性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反义核酸体外抗病毒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内科杂志 1997年 第4期36卷 246-249页
作者: 冯志华 周永兴 姚志强 陈勇 李光玉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
为了观察互补于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三段硫代反义核酸(ASON)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ELISA和PAP-ELISA法检测ASON作用前后2,2,15细胞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及X抗原(HBsA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树突状细胞体外经HBsAg刺激后的抗病毒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3年 第4期17卷 365-368页
作者: 邢利和 王福生 朱传琳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生物治疗研究中心
目的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Cs)经表面抗原(HBsAg)刺激、体外诱导自身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后,对2.2.15细胞中HBeAg和HBsAg的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分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病毒逃逸OAS/RNase L通路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 第4期47卷 1064-1069页
作者: 周小磊 褚成龙 郑柏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艾滋病与病毒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061
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RNA酶L(OAS/RNase L)通路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抑制病毒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OAS/RNase L系统对西尼罗病毒、轮状病毒和骨髓灰质炎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拮抗作用。但随着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