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将支路交换算法与变邻域搜索算法融合为一个两层算法用于配电网静态重构,并将改进的仿射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用于配电网动态重构。通过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重构算法的优良性能。首先,论文研究分析了基于节点分层的前推回代潮流计算算法和考虑风力发电机随机出力的重构场景模型。采用节点分层策略分析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基于此策略进行前推回代潮流计算。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场景分析法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的配电网重构的场景模型。通过PG&69配电系统仿真验证了潮流计算算法和场景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在对配电网重构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支路交换算法和变邻域搜索算法融合为一个两层算法用于配电网静态优化重构。在第一层重构中利用支路交换算法缩小搜索范围,充分发挥支路交换算法快速降损的优点。为了改进支路交换算法无法获取全局最优解的缺点,在第二层重构中利用变邻域搜索算法持续优化第一层重构的结果,通过变动的邻域扩大搜索范围,直至收敛至重构的最优解。通过对IEEE33和含有风力发电机的PG&69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并与其它文献对比分析,验证了两层静态重构算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最后,将改进的AP聚类算法用于配电网动态优化重构。利用改进的AP聚类算法将配电网实际运行的自然小时数根据负荷分布聚类为几个区段,在每个区段内调用两层算法进行静态重构,从而得到区段之间的开关转换关系。改进的AP聚类算法中建立了振荡的检测和消除机制,当检测到振荡时,阻尼参数 l 能够自动适应聚类代表点数目的变化从而消除振荡,使算法尽快收敛。基于IEEE33配电系统构造了一天中实时变化的负载和风力发电机出力,对其进行动态重构,并其它文献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AP聚类的配电网动态重构算法在消除振荡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优良性能。论文通过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静态和动态重构算法的研究分析,验证了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可通过重构均衡负荷分布、降低网络损耗和提升节点电压水平,为配电网的实际运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