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55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学位论文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85 篇 法学
    • 192 篇 法学
    • 15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20 篇 政治学
    • 45 篇 社会学
    • 15 篇 公安学
  • 81 篇 哲学
    • 81 篇 哲学
  • 58 篇 管理学
    • 5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历史学
    • 25 篇 世界史
    • 12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19 篇 经济学
    • 13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10 篇 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6 篇 工学
    • 3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627 篇 政治国家
  • 400 篇 市民社会
  • 68 篇 马克思
  • 47 篇 黑格尔
  • 47 篇 公民社会
  • 30 篇 市场经济
  • 26 篇 法治
  • 24 篇 政治解放
  • 22 篇 市民社会理论
  • 18 篇 唯物史观
  • 18 篇 人类解放
  • 17 篇 中国
  • 16 篇 人的解放
  • 15 篇 马克思恩格斯
  • 12 篇 和谐社会
  • 12 篇 政治社会
  • 11 篇 国家权力
  • 11 篇 历史唯物主义
  • 10 篇 宪政
  • 10 篇 私有财产

机构

  • 21 篇 西南政法大学
  • 20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0 篇 武汉大学
  • 1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4 篇 吉林大学
  • 13 篇 复旦大学
  • 13 篇 中国政法大学
  • 12 篇 山东大学
  • 12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黑龙江大学
  • 10 篇 郑州大学
  • 9 篇 南开大学
  • 8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6 篇 湘潭大学
  • 5 篇 西南大学
  • 5 篇 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10 篇 伍俊斌
  • 7 篇 俞可平
  • 7 篇 马长山
  • 5 篇 李文峰
  • 4 篇 黄炎平
  • 4 篇 吉玉泉
  • 4 篇 wu jun-bin
  • 4 篇 王兆良
  • 4 篇 王代月
  • 4 篇 邹玉政
  • 3 篇 杨巧蓉
  • 3 篇 郭义
  • 3 篇 李永忠
  • 3 篇 wang daiyue
  • 3 篇 徐娜
  • 3 篇 谢江平
  • 3 篇 王旭荣
  • 3 篇 李彬彬
  • 2 篇 刘武俊
  • 2 篇 刘海江

语言

  • 6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政治国家"
6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政治国家如何回应新兴权利——一个理解新兴权利的“国家”视角
收藏 引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4期60卷 71-79页
作者: 孟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政治国家是新兴权利产生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新兴权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国家属性。现代国家建构的不断推进是新兴权利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前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构成了新兴权利的核心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国家对社会发展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维度下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年 第3期10卷 76-80页
作者: 伍俊斌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都是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产物。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各有其限度,两者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的目标模式。此维度下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内涵、限度及其互动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07年 第6期27卷 64-68页
作者: 伍俊斌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 广州510053
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的社会自主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限度,政治国家的限度主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的哲学内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新释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 第4期 19-22页
作者: 商逾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济南250100
黑格尔的国家唯心主义抽象地夸大主体性原则,视国家为世俗之神,力图在国家理念的思辨运演中化解市民社会的一切矛盾和纷争,这是"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费尔巴哈的市民社会唯物主义,缺失人的主体能动性,仅仅从客体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逻辑结构与互动——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5期40卷 8-11,29页
作者: 胡传明 李艳艳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限已开始清晰显现,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日益凸显,只有厘清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并使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与合作,才能够充分协调社会成员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方市民社会理论模式论析——以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为主线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2011年 第2期 87-92页
作者: 杨巧蓉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部 山东济南250103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的内在逻辑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22年 第5期 32-41页
作者: 周阳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命题,是关于社会总体的一般规定而非历史的特殊规定,它与“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实体等级决定政治国家”两个命题构成一个统一总体,统一的基础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运作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认识——以MEGA^2为基础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6期52卷 64-71页
作者: 赵玉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段发展过程。这其中的转折点就发生在批判《法哲学原理》第303节之时,即手稿第XXIII页。如果说在此之前,马克思还尚未把二者作为一组对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课税权力的边界研究——基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2015年 第6期 109-115页
作者: 王婷婷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重庆渝北401120
财产是市民社会赖以存在之根本,也是国家存续和发展的保障。当前,国家以"税收"形式分享市民的财产权益,已成为各国共识。纵观税收发展历史,课税权的正当性问题长期争论不休,而以洛克为代表的"市民社会高于国家"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民主:运作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9年 第9期 110-115页
作者: 李海青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在现代社会,对于民主不能仅仅从国家制度的层面进行理解;市民社会构成了民主的发源地与现实基础。现代民主只有通过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方能有效运作。这种互动意味着对于民主而言,无论是政治国家还是市民社会都不是纯粹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