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法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主题

  • 8 篇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
  • 2 篇 劳动价值论
  • 2 篇 马克思
  • 2 篇 《哲学的贫困》
  • 2 篇 政治经济学批判
  • 1 篇 政治经济学的辩证...
  • 1 篇 拜物教
  • 1 篇 古典政治经济学
  • 1 篇 批判蒲鲁东
  • 1 篇 经济范畴
  • 1 篇 唯物史观
  • 1 篇 解读《哲学的贫困》
  • 1 篇 感性
  • 1 篇 蒲鲁东
  • 1 篇 辩证法
  • 1 篇 感性辩证法
  • 1 篇 哲学的贫困
  • 1 篇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
  • 1 篇 经济学和哲学的结...
  • 1 篇 批判理论

机构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2 篇 刘建江
  • 2 篇 周嘉昕
  • 2 篇 白刚
  • 2 篇 liu jianjiang
  • 1 篇 吴旭平
  • 1 篇 郜爽
  • 1 篇 wu xuping
  • 1 篇 李建平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资本论》中的辩证法结构与特征——基于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判
收藏 引用
研究 2024年 第5期 35-45页
作者: 吴旭平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判,凸显了作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辩证法。李嘉图用形而上学思维看待资本范畴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个经济范畴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量化的逻辑中介。李嘉图派及其反对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辩证法的感性改造与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批判——以《哲的贫困》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武汉大报(哲社会科版) 2024年 第1期77卷 90-99页
作者: 刘建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在《哲的贫困》中,马克思不仅展开了对蒲鲁东的系列辩证法和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的双重批判,而且对其进行了感性改造。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在于彻底揭露和批判其形而上学性质。通过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范畴抽象方法的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收藏 引用
现代哲 2015年 第5期 9-16页
作者: 白刚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作了实证性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本质上是"非批判的实证主义"。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密切的理论关系。只不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马克思《哲的贫困》的几个问题——兼评董必荣《马克思如何理解经济学的哲贫困——以〈哲的贫困〉为例》
收藏 引用
东南 2012年 第3期 4-14页
作者: 李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要正确解读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必须研究蒲鲁东的《贫困的哲》一书和马克思恩格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关于蒲鲁东的一系列论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这一崭新的理论武器对蒲鲁东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本论》:马克思的“批判理论”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年 第5期71卷 64-70页
作者: 白刚 郜爽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作为马克思“倾其一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本质上是一种“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批判理论.在《资本论》中,通过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揭穿了资本主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神话”,阐明了作为“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意蕴——基于对《哲的贫困》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究 2023年 第6期9卷 15-24页
作者: 刘建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在《哲的贫困》中,马克思揭示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在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思辨哲基础。在存在论层面,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先验主体——普遍理性的非现实性和非社会性,阐释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批判——兼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问题
收藏 引用
新视野 2018年 第3期 17-23页
作者: 周嘉昕 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研究的推进,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系问题得到了界新的关注。《哲的贫困》构成了理解二者关系的关键一环。《哲的贫困》的写作背后,是马克思恩格斯同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概念范畴的前提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唯物史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年 第2期 95-105页
作者: 周嘉昕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
从物质生产方式出发,把握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结构运动及其历史展开,毫无疑问是贯穿马克思从19世纪40年代后期到《资本论》写作的方法前提和理论基础。在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借助于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获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