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性论证是由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提出的重要论证,它为数学实在论提供了理论支持。1953年,蒯因在《从逻辑的观点看》一书中初步提出了他的数学哲学思想;1960年,他在《语词与对象》一书中展开了对数学对象的讨论;随后,...
详细信息
不可或缺性论证是由蒯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提出的重要论证,它为数学实在论提供了理论支持。1953年,蒯因在《从逻辑的观点看》一书中初步提出了他的数学哲学思想;1960年,他在《语词与对象》一书中展开了对数学对象的讨论;随后,他在《自然化的认识论》一文中提出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哲学中认识论问题的合理性;最后,在1970年出版的《信念之网》中他通俗地阐述了关于科学哲学的观点,其核心是整体主义知识观。蒯因的数学实在论的不可或缺性论证将数学作为科学的一部分来考虑,首次将传统的有关数学存在和真理的形而上学问题融入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实在论的层面上,对数学哲学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旨在通过详尽分析不可或缺性论证的背景、思路以及学界对该论证的支持与反驳,来评析不可或缺性论证的影响和意义,进而探讨数学哲学的发展趋势。本论文由引言、四章系统性论述和结束语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论述本论文研究不可或缺性论证的理由,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提要,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不可或缺性论证提出的背景,总述论证背景。首先提出数学实在性的问题,接着论述了数学实在论的困境,最后引出不可或缺性论证,梳理不可或缺性论证的发展思路。第二章,不可或缺性论证的辩护与发展,主要论述数学实在论的不可或缺性论证。蒯因-普特南的不可或缺性论证发展分化为很多版本,首先对蒯因和普特南的原始论证策略进行分析,然后对实用主义的不可或缺性论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科利范对不可或缺性论证的辩护,详尽分析了不可或缺性论证的实质。第三章,对不可或缺性论证的质疑,主要论述四种对不可或缺性论证的质疑。首先详细阐述菲尔德的虚构主义,并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其次论述因果自然主义并分析;接着是研究麦蒂的数学自然主义;最后论述对比经验论的观点并进行评析。第四章,重新审视不可或缺性论证,对不可或缺性论证进行深入挖掘。以蒯因的观点为基础,详尽分析科学自然主义,通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确证进行论证,最后以不可或缺性论证对数学实在性进行辩护,得出结论。结束语总结全文内容,回顾不可或缺性论证的发展过程,分析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最后指出了不可或缺性论证对数学实在论的影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