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科学为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展市场、降低成本和创新经营模式为目的的创新型经济活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行业资源、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抓手。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渗透和不断发展,在物流业、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应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态势。在“十一五”期间,电子商务共性支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用户环境、企业环境不断改善,助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比较突出问题。电子商务对于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性改造和催生作用未全面发挥。电子商务的模式发展仍不清晰、不成熟,服务水平亟需提升,服务范围尚待扩展,服务能力仍要增强。论文旨在解决如何为电子商务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和运维提供规范、系统全面的指导方法,尤其是如何实现运营数据的标准、可控和共享;如何实现可以支持不同服务标准的服务部署、发现、执行、可监控、可集成的服务运行环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展开有效的网络营销;如何解决电子商务服务统一、规范的接入和集成到运营支撑系统等问题。本论文在内容上共包括七个章节:第一章,系统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本研究在相关领域所处的位置及意义,并讨论了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方式;第二章,介绍了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和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主要方式,指出通过集成专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搭建电子商务系统将成为主流的趋势;第三章,描述了基于eTOM的电子商务服务运营支撑体系框架,包括流程框架和数据框架;第四章,描述了电子商务服务交互支撑平台的服务运行环境,并重点介绍了服务容器、服务引擎、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的部分设计和实现;第五章,讨论了一种可扩展的即时通讯服务描述模型,并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SaaS的web call center的智能营销系统;第六章,探索服务的组合和集成方法,并描述了一种统一、规范的服务接入与集成方式,并对服务集成进行优化;第七章,对博士期间的所有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未尽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一体”的数据框架(Standardized Shared Managable Data Framework, SOM-DF),在标准维,通过构建标准的运营数据模型(ODM, Operation Data Model)实现数据标准化;在共享维,通过构建标准的数据共享模式(SDP, Shared Data Pattern)达到数据的开放共享;在管控维,通过构建数据管控体系(DMA, Data Management Analysis)对数据质量进行管控。该数据框架已经应用十中国移动B2B对外服务平台项目中,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论文[1][6][7]][专利[1]](第三章)(2)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流程服务QoS框架(Generic Process Service QoS Framework, GPSQF)。从流程服务执行的建模、实例化和执行的生命周期入手,将流程服务QoS的总任务分解成各个阶段的一系列子任务,保证流程服务的执行满足QoS的总需求,为特定的QoS需求的设计、实现和管理提供指导。该QoS框架已经应用于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平台中,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与通用性。[论文[9][11][13]][专利[3][4]](第四章)(3)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即时通讯服务描述模型(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 Description Model, IMSDM)。该模型从服务概要,服务质量和服务接口三个方面对即时通讯服务进行描述。依据该模型设计和实现的即时通讯服务组件可以支持不同平台上的可标识主体之间、不可标识主体与可标识主体、不可标识主体之间的通信,并支持个性化即时通讯服务,帮助实现信息流转和工作协同的一体化融合。该模型已经在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平台中的即时通讯服务组件的设计和开发中得到应用,证明了此模型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论文[3][4][10]][专利[2]](第五章)(4)面向电子商务服务业需求,提出了一种信令与数据分离的服务集成方法(Signal-Data Separated-based Service Integration Optimized Method, SDS-SIOM),将电信中“信令与数据”分离的思想引入到服务集成领域,使用服务编排的中心控制作为信令,采用服务编制的点对点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冗余数据的传输,提高了服务集成过程中服务的调用效率。此服务集成的优化方法在食品产业网平台开发中得到实现,在平台运维过程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