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统计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中国新发现物种的文章。整理文章发表时间信息,以及文章中新发现物种的分类信息和发现地点信息,试图简要阐明这些新物种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分布现状。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统计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中国新发现物种的文章。整理文章发表时间信息,以及文章中新发现物种的分类信息和发现地点信息,试图简要阐明这些新物种在中国地区的时空分布现状。结果表明:1958—2014年,共计整理得到新发现物种3707种,隶属于细菌界、蓝藻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中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物种数量最多,占总数量的48%;时间分布上呈现整体增加趋势,同时伴随6个不同的高峰,尤其是2012年,新发现物种数量达到了369种的最高值;空间分布上,除细菌界和蓝藻界外,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新发现物种数量最多的地区均是西南地区;植物界与动物界新发现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极为相似。
山地植被垂直变化和分布历来是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文献计量统计和文献分析两个方面,对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文献统计分析主要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检索了该研究领域1915年1月至2020...
详细信息
山地植被垂直变化和分布历来是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文献计量统计和文献分析两个方面,对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文献统计分析主要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检索了该研究领域19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国内外期刊论文,分析了山地植被垂直格局的研究历程、现状、进展和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作者、国家和机构数量均呈增长趋势,全球范围的研究主要涵盖了美国、德国、中国、西班牙和法国等85个国家,共计34.7%的文献集中在25个主要期刊。基于CiteSpace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热点领域,并对理论与假说、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等进行了述评。山地植被垂直格局历经了从单因子描述、多因子分析到机理和假说的求证,代表性理论包括:时间学说、空间异质性学说、竞争共存理论、中性理论及生态位理论等;从传统研究方法、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遥感影像信息技术、模型及数字信息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概述;并对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述评,主要包括:山地植被垂直分布与驱动因素、山地植被生产力垂直变化、植物群落的谱系结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植被分布预测等。总之,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山地植被及生态系统响应敏感且变化剧烈,山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植被垂直带谱的数字信息化、水土耦合下的山地生态循环与生态系统服务等领域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多尺度、多学科融合是本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TC)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为准确掌握国际上CTC领域研究态势和选择前沿技术课题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CiteSpace等分析工具,采用可视化分析、共现分析、引文分析、突发检测等分析方法,对CTC...
详细信息
目的对循环肿瘤细胞(CTC)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为准确掌握国际上CTC领域研究态势和选择前沿技术课题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CiteSpace等分析工具,采用可视化分析、共现分析、引文分析、突发检测等分析方法,对CTC领域文献的分布特征、核心引文、热点领域、研究前沿等进行分析。结果在Web of Science共检索出861条循环肿瘤细胞研究文献题录和28 132条引文。分析显示,近年来CTC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已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美国在CTC研究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虽然排名第4,但与美国、德国和日本还存在较大差距;挖掘出了CTC领域的20篇核心引文,掌握了目前CTC的主要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结论我国亟需进一步加强对CTC的研究,尤其应关注CTC由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转化的关键问题,为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