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52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 20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7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2 篇 法学
    • 23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31 篇 政治学
    • 24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94 篇 历史学
    • 78 篇 世界史
    • 21 篇 中国史
  • 74 篇 教育学
    • 7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64 篇 经济学
    • 41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应用经济学
  • 31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5 篇 哲学
    • 15 篇 哲学
  • 15 篇 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717 篇 斯大林模式
  • 213 篇 苏联模式
  • 108 篇 社会主义
  • 66 篇 思想体系
  • 45 篇 毛泽东
  • 43 篇 社会主义国家
  • 42 篇 马克思主义
  • 41 篇 资本主义
  • 41 篇 苏联
  • 40 篇 新经济政策
  • 39 篇 苏联解体
  • 35 篇 戈尔巴乔夫
  • 30 篇 社会主义制度
  • 26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5 篇 社会主义建设
  • 24 篇 十月革命
  • 23 篇 列宁
  • 23 篇 斯大林时期
  • 22 篇 社会主义革命
  • 22 篇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机构

  • 2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9 篇 北京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黑龙江大学
  • 5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4 篇 俄罗斯研究中心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
  • 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河南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 篇 陆南泉
  • 9 篇 高放
  • 8 篇 叶书宗
  • 8 篇 沈宗武
  • 7 篇 周新城
  • 7 篇 吴恩远
  • 6 篇 左凤荣
  • 5 篇 孔寒冰
  • 3 篇 海涓
  • 3 篇 肖枫
  • 3 篇 郭春生
  • 3 篇 郑异凡
  • 3 篇 黄宗良
  • 3 篇 郑易平
  • 3 篇 张月明
  • 3 篇 刘国华
  • 3 篇 刘书林
  • 3 篇 辛程
  • 2 篇 赵明义
  • 2 篇 林建华

语言

  • 7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斯大林模式"
717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历史漩涡中的斯大林——《苏联史》第四卷《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的特色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14年 第9期 95-96页
作者: 徐天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
苏联史第四卷《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一书阐述了苏联史中一个承上启下阶段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苏联创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也是斯大林模式最终形成的历史。苏联这一段历史内容丰富复杂,影响深远。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由于政治斗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贡献与误导——析“斯大林模式”的两重性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 2002年 第4期 20-23页
作者: 张玉龙 潍坊学院 山东潍坊261043
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斯大林的学说有理论上的贡献。这一学说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斯大林模式”在理论上做出贡献的同时 ,却又诱使众多社会主义建设者们产生了两大理论误区 ,结果导致战略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1996年 第4期 68-71页
作者: 林建华 山东聊城师院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山东聊城师院林建华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虽然结束了一个时代,却并不意味着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已烟消云散,而是意味着人们从此可以评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尽管评者的出发点、角度及其结语不尽相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苏联的外交战略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国际共运史研究 1993年 第4期 18-24页
作者: 高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是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外交对内政影响的并不多。本文试从宏观角度剖析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战略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影响,力求从一个侧面总结苏联建设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解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理论学刊 1999年 第5期 27-28页
作者: 牟正纯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250014
来源: 评论
不扬弃斯大林模式是导致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10年 第7期 23-25页
作者: 陆南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如何评判斯大林模式,在我国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里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一是论述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这是由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制度性与根本性的弊端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结果;二是阐明中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由于通过改革、突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公平正义看斯大林模式的必然失败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10年 第11期 14-16页
作者: 武克全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作为人类文明的价值传承,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既是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理念到实践的价值基础,同时,也是我们总结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视角。关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问题,理论界多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以制度为本”到“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性突破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09年 第2期 11-12页
作者: 左凤荣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近年来,围绕中国社会主义所走过的道路,基于总结历史经验,学术界反思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我们应予注意的是,当我们回顾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回顾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回顾蓬勃发展的改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评新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斯大林模式研究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2005年 第5期 33-36页
作者: 刘霏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和总结斯大林模式,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最重大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就此课题研究有新进展,产生了较多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这些新成果进行概述,以期对研究工作的深入有所助益。
来源: 评论
斯大林斯大林模式、苏联及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对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反思与探究
收藏 引用
探索 2010年 第6期 174-178页
作者: 朱佩明 陈祥生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上海200233
李伟研究员认为否定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是苏联亡国的根本原因。这样的论断过于简单化。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根本原因是不能突破旧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发展迟缓、国力下降、矛盾激化。还有,曾昭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