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52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 20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7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2 篇 法学
    • 23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31 篇 政治学
    • 24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94 篇 历史学
    • 78 篇 世界史
    • 21 篇 中国史
  • 74 篇 教育学
    • 7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64 篇 经济学
    • 41 篇 理论经济学
    • 24 篇 应用经济学
  • 31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5 篇 哲学
    • 15 篇 哲学
  • 15 篇 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717 篇 斯大林模式
  • 213 篇 苏联模式
  • 108 篇 社会主义
  • 66 篇 思想体系
  • 45 篇 毛泽东
  • 43 篇 社会主义国家
  • 42 篇 马克思主义
  • 41 篇 资本主义
  • 41 篇 苏联
  • 40 篇 新经济政策
  • 39 篇 苏联解体
  • 35 篇 戈尔巴乔夫
  • 30 篇 社会主义制度
  • 26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5 篇 社会主义建设
  • 24 篇 十月革命
  • 23 篇 列宁
  • 23 篇 斯大林时期
  • 22 篇 社会主义革命
  • 22 篇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机构

  • 2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9 篇 北京大学
  • 9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5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黑龙江大学
  • 5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4 篇 俄罗斯研究中心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
  • 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4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河南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
  • 3 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 篇 陆南泉
  • 9 篇 高放
  • 8 篇 叶书宗
  • 8 篇 沈宗武
  • 7 篇 周新城
  • 7 篇 吴恩远
  • 6 篇 左凤荣
  • 5 篇 孔寒冰
  • 3 篇 海涓
  • 3 篇 肖枫
  • 3 篇 郭春生
  • 3 篇 郑异凡
  • 3 篇 黄宗良
  • 3 篇 郑易平
  • 3 篇 张月明
  • 3 篇 刘国华
  • 3 篇 刘书林
  • 3 篇 辛程
  • 2 篇 赵明义
  • 2 篇 林建华

语言

  • 7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斯大林模式"
717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需要借鉴“斯大林模式”的历史经验
收藏 引用
社会主义研究 2000年 第5期 7-10页
作者: 程又中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9
本文扼要论述了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成败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指出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原经济文化落后国家 2 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 ,仍然需要借鉴这些历史经验。
来源: 评论
只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 2012年 第4期 6-8页
作者: 叶书宗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是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率先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第一种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迅速崛起为"冷战"年代的世界两霸之一的。
来源: 评论
一致与冲突:斯大林模式与中苏关系的演进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3年 第1期 69-79页
作者: 王鹏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 上海20009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苏联形成并确立的斯大林模式 ,既是一种高度集权、政治驱动的“赶超型”发展模式 ,又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政治意识形态 ,同时还是一种强调与资本主义社会对立、对抗的外交体制。新中国自毛泽东宣布“一边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斯大林模式和布哈林模式及在历史中的表现
收藏 引用
俄罗斯研究 1991年 第2期 17-23页
作者: 鲍成钢
一社会主义实践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算起,到现在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其间各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随着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但是,如果从抽象角度加以分析的话,这些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斯大林模式与我国近几年来农村和农业状况不够理想的原因
收藏 引用
经济经纬 1994年 第5期11卷 48-53页
作者: 林文益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
斯大林模式与我国近几年来农村和农业状况不够理想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林文益一、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有其极为深远的历史根源乡村,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地理空间概念。它的特点是土地面积宽大;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出误区——“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 1998年 第6期19卷 26-31页
作者: 马焕明 潍坊昌潍师专历史系
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由于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一开始即存在误区,把马恩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特别是第一阶段)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硬套到经济技术文化相对落后的苏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学地认识斯大林斯大林模式
收藏 引用
国际政治研究 2006年 第1期27卷 174-179页
作者: 左凤荣
在20世纪,斯大林是一个发挥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他一生的功过也可谓众说纷纭,毁誉参半。不过,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持积极评价的人比以前有所增加。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如何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斯大林?这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斯大林模式”辨析
收藏 引用
求实 2005年 第2期 64-66页
作者: 周新城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100872
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即“斯大林模式”的实践 ,不同阶段、不同政治派别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对于我们来说 ,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 ,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斯大林模式”到“市场社会主义”体制
收藏 引用
党的文献 1993年 第5期 95-96页
作者: 伊恩·德比歇 武市红
在中国革命成功后的最初几年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一直把工业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他们相信,发展工业,可以解决不断增长的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逐渐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以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斯大林模式的四次冲击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6年 第2期 42-43,38页
斯大林模式的四次冲击□赵宏图斯大林模式一般指苏联在本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其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斯大林模式形成后,对前苏联及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比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