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经济学
    • 7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8 篇 新增长模型
  • 3 篇 经济增长
  • 3 篇 人力资本
  • 2 篇 新增长理论
  • 2 篇 技术进步
  • 1 篇 科研开发
  • 1 篇 技术引进
  • 1 篇 内生增长模型
  • 1 篇 条件收敛
  • 1 篇 新古典增长模型
  • 1 篇 教育
  • 1 篇 完全竞争
  • 1 篇 资本流动
  • 1 篇 经济增长模型
  • 1 篇 制度变量
  • 1 篇 领域专家
  • 1 篇 社会能力
  • 1 篇 均衡增长率
  • 1 篇 垄断竞争
  • 1 篇 增长因素

机构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广西大学
  • 1 篇 上海大学
  • 1 篇 辽宁大学

作者

  • 2 篇 吴易风
  • 2 篇 朱勇
  • 1 篇 jiao chenghuan
  • 1 篇 柴振荣
  • 1 篇 zhao feng
  • 1 篇 赵峰
  • 1 篇 胡军
  • 1 篇 陈宗胜
  • 1 篇 林源
  • 1 篇 焦成焕
  • 1 篇 刘昭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增长模型"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新增长理论述评
收藏 引用
经济学动态 1998年 第6期 59-64页
作者: 吴易风 朱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理论分支。西方学者一般认为,P.M.罗默1986年的论文《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和R.E.卢卡斯1988年的论文《论经济发展机制》的相继发表标志着新增长理论的正式产生。
来源: 评论
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 第1期 21-39页
作者: 朱勇 吴易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本文在简单考察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对新增长理论的各个分支逐一加以评述,据此得出了对新增长理论的总体评价。文章认为,新增长理论对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理论说明,以及对技术进步实现机制的详尽分析,填补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批评性回顾
收藏 引用
当代经济研究 2009年 第8期 21-25页
作者: 赵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与新古典增长模型相比,新增长理论的成功在于通过引入新的影响经济增长动态因素,并且假设该因素在积累过程中相对特殊的技术特征,使模型无须假设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也能产生正的稳态增长率。但是新增长理论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将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经济的收敛性:包含制度因素的经验分析
中国经济的收敛性:包含制度因素的经验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昭 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然而随着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省际间出现了人均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虽然发展过程中地区差距扩大难以避免,但这种差距长期存在并持续拉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力资本增长理论对西部经济增长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S2期23卷 34-36页
作者: 林源 胡军 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南宁530004
人力资本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 ,使资本的收益率提高 ,从而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总水平提高的两条有效途径 ,而对已有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 ,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建立在人力资本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资本流动与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
收藏 引用
改革与战略 2014年 第11期30卷 42-45页
作者: 焦成焕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上海200444
文章运用F-H模型新增长模型分析资本流动对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近十年来上海郊区资本流动规模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区县的资本流动性较高,资本流动规模逐年增加,并且呈现为资本净流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
收藏 引用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 第Z2期 46-46页
作者: 陈宗胜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最核心的措施是技术进步。 80年代末以来,国际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模型的创新和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进步方面,如罗默。
来源: 评论
第一次产业革命:经济增长领域专家指南
收藏 引用
管理观察 1998年 第8期 6-6页
作者: 柴振荣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