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 篇 文学
    • 2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30 篇 新生代散文
  • 7 篇 散文创作
  • 4 篇 女性散文
  • 3 篇 中国
  • 3 篇 散文集
  • 3 篇 文化散文
  • 2 篇 文学
  • 2 篇 女作家
  • 2 篇 命名
  • 2 篇 大散文
  • 2 篇 文学创作
  • 2 篇 精神家园
  • 2 篇 语言
  • 2 篇 张爱玲
  • 2 篇 格林
  • 2 篇 散文作品
  • 2 篇 “达”
  • 2 篇 太阳
  • 2 篇 原野
  • 2 篇 《论语》

机构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青岛科技大学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作家协会
  • 1 篇 中共邯郸市委党校...
  • 1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1 篇 莆田学院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滨州师专中文系
  • 1 篇 《南京日报》

作者

  • 5 篇 章妮
  • 4 篇 止庵
  • 2 篇 程宝林
  • 1 篇 宁彩云
  • 1 篇 任磊
  • 1 篇 刘晓钰
  • 1 篇 吴惠兰
  • 1 篇 陈亚丽
  • 1 篇 刘军
  • 1 篇 王晖
  • 1 篇 叶庆瑞
  • 1 篇 杨大中
  • 1 篇 张素英
  • 1 篇 凌非
  • 1 篇 高佳俊
  • 1 篇 马淑贞
  • 1 篇 樊星
  • 1 篇 陈婉霞
  • 1 篇 庄若江
  • 1 篇 熊述隆

语言

  • 3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生代散文"
3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樗下谈文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 1997年 第5期 86-88页
作者: 止庵
樗下谈文●止庵《如面谈》序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里借一个小丑的嘴说:“好好地吊死常常可以防止坏的婚姻。”这样的话很像后来的“黑色幽默”,我觉得都是承继了古的智者一流,而智者虽然稀少,倒是东西方都有的。我自己从前写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边缘人或都市飘泊者──聂茂散文的主体精神及其价值认同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 1997年 第6期 50-51页
作者: 凌非
乡村边缘人或都市飘泊者聂茂散文的主体精神及其价值认同凌非在新生代散文日益受人们关注的今天,散文更接近其本体意义上的价值多元化。尽管新生代散文从总体上说“功绩大于实绩”(楼肇明语),但当一批又一批衣着简朴、面带愁容、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近“新生代
收藏 引用
长江文艺 1997年 第10期 53-56页
作者: 樊星
八十年中期以来,文学“新生代”已经在当文坛上开辟出一片广阔的新垦地:九十年以来,一些文学期刊都辟出专栏,刊发“新生代”作品(如《青年文学》的”六十年出生的作家”联展专栏、《山花》的“跨世纪星群”专栏、《长江文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80年台湾政治文化与台湾散文
收藏 引用
台湾研究 1996年 第1期 65-70,51页
80年台湾政治文化与台湾散文徐学(一)80年以来,台湾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严、解禁,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促使台湾政治文化不断更新。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作家也生活在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他们在这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优雅的语体中飞翔——读新生代散文集《上升》
收藏 引用
文坛 1993年 第2期 9-10,49页
作者: 高佳俊
一群年轻的鸟,拍晌翅膀,从跃动的海岸线上,从《上升》的涛声中翩翩起飞,阳光和空气因而显得激动不安。这是一个散文创作的青春群体,年轻的生命,弥满蓬涨的生机与创造的活力,他们率真的性情,无可抑制的冲动化而为《上升》(老愚主编,北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本刊召开散文创作研讨会
收藏 引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5年 第8期 2-2页
本刊于95年6月7日在城乡贸易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一次散文创作研讨会,参加者主要为近年文坛较活跃的北京中青年散文家,其中一批新生代散文家的参加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与会者讨论了当散文的发展趋势及散文美学的理论问题,不少作者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寻找格林先生》
收藏 引用
作家评论 1994年 第6期 49-52页
作者: 程宝林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寻找格林先生》程宝林罗强烈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仍然没能确切地弄清楚,自己的故乡究竟在哪里。这一点,即使对于一位新生代散文作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故乡毕竟是、而且永远是散文创作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散文三秀──评江西女作家梁琴、郑云云、王晓莉的散文创作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1994年 第2期14卷 35-39页
作者: 熊述隆 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散文三秀──评江西女作家梁琴、郑云云、王晓莉的散文创作熊述隆在近年的散文风景线上,女作家大有联袂携手、翩翩而出的态势。试翻开当今出版的任何一本散文选集,“她们”的作品无论数量的比例或份量的比重,均为多年来所罕见。这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生爱情的探索 深情理性的结晶——陈幸蕙散文简论
收藏 引用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3年 第2期 60-63页
作者: 杨大中 庄若江
在台湾新生代散文女作家中,陈幸蕙不是最杰出的一位,却是很多产很热烈很有吸引力的一位。 陈幸蕙,原籍湖北武汉,1953年生于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获台大中文研究所硕士。她曾先后在台北市一中、国防管理学院、台湾清华大学任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背负太阳和大山的寻觅者——读罗强烈散文集《寻找格林先生》
收藏 引用
文坛 1991年 第3期 25-27页
作者: 程宝林
罗强烈直到过了而立之年,仍然没能确切地弄清楚,自己的故乡究竟在哪里。这一点,即使对于一位新生代散文作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故乡毕竟是、而且永远是散文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常新主题。他是在四川的古蔺县出生的,在贵州的仁怀接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