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8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3 册 图书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 篇 法学
    • 2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4 篇 社会学
    • 9 篇 政治学
    • 2 篇 法学
  • 44 篇 哲学
    • 44 篇 哲学
  • 13 篇 文学
    • 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1 篇 教育学
    • 10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9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队政治工作学

主题

  • 138 篇 新道德
  • 15 篇 道德规范
  • 14 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4 篇 旧道德
  • 13 篇 传统道德
  • 12 篇 道德建设
  • 9 篇 道德观念
  • 7 篇 伦理思想
  • 5 篇 马克思主义
  • 5 篇 道德教育
  • 5 篇 思想道德建设
  • 5 篇 社会主义
  • 5 篇 传统美德
  • 5 篇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4 篇 社会主义道德
  • 4 篇 为人民服务
  • 4 篇 精神文明建设
  • 4 篇 精神文明
  • 4 篇 职业道德
  • 4 篇 孙中山

机构

  • 3 篇 黑龙江大学
  • 3 篇 山东省教育厅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武汉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市东城区教研...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1 篇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 1 篇 化东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山西省委党校
  • 1 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1 篇 西安文理学院
  • 1 篇 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3 篇 zhang zhiyong
  • 3 篇 张志勇
  • 3 篇 张岱年
  • 2 篇 柴文华
  • 2 篇 黄钊
  • 1 篇 郑田毅
  • 1 篇 张希梅
  • 1 篇 李淑华
  • 1 篇 史鸿文
  • 1 篇 徐清
  • 1 篇 nie min-li
  • 1 篇 王秀江
  • 1 篇 薛亚玲
  • 1 篇 li xingmin
  • 1 篇 聂秀芝
  • 1 篇 耿传明
  • 1 篇 陈敬良
  • 1 篇 乔雨
  • 1 篇 邓卫卫
  • 1 篇 万俊人

语言

  • 1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新道德"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新道德建设中的若干失误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1989年 第9期 43-49页
作者: 韩东屏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新道德的命运此处提出的“新道德”一辞,用来指1949年共和国诞生后由政府在社会上全面推行的道德。之所以称其为“新”,是相对于儒、道、释互补的传统道德概念系统而言。它是这样一种道德:依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道德论——行为价值视角中的道德思考
收藏 引用
求实 2006年 第10期 36-40页
作者: 葛茂林 石家庄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801
繁荣的市场经济培育出新道德新道德崇尚自我、自由、平凡与合法利己,诠释出道德是弘扬公平、公正、正义精神,契合自由、科学、民主、文明原则,体现合法、善良、快乐、义利均衡内涵的行为价值或行为关系。具体考察主体实践活动的道德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道德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2期 41-46页
作者: 孙希国 陈启智 山东大学马列部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所
历史是一个性格怪僻的老人,它总是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蹒跚行进。当资产阶级利用市场经济这一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手段“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时候,它同时也带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岱年: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新道德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00年 第3期 21-26页
作者: 衷尔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100732
本文详细分析了张岱年先生的道德思想 ,认为张先生的新道德学说其核心是“充生以达理 ,胜乖以达和”;其基本原则是“理生合一 ,群己一体”;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这些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总结了中国古代优秀道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道德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2年 第8期 11-17页
作者: 张锡勤 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 which May 4 th new culture movement advocates is rational egoism and individualism.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humanity and ethics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happy without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体原则是新道德体系的普遍原则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5年 第3期 59-60页
作者: 谢少波 广州市精神文明办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的重构和倡扬,日益显得重要而迫切,我认为:主体原则可以成为新道德体系的普遍原则。它至少应该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道德主体是自由、自主和平等的。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主体(或说自主)经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依据新人生 建构新道德——从伦理-政治道德到劳动-职业道德
收藏 引用
当代青年研究 1989年 第6期 56-58页
作者: 龚郭清
目前,社会上发生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究其根因,是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相对于实际人生的严重滞后,渐渐地失去了效用。所以,所谓道德滑坡,实际上是传统道德的滑坡。作为历史进步、人生发展的必然后果,这固然有其令人欣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廿年磨一剑 寻求新道德——评王海明《寻求新道德——科学的伦理学之建构》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35卷 151-153页
作者: 王曙光
廿年磨一剑寻求新道德——评王海明《寻求新道德——科学的伦理学之建构》王曙光当代伦理学正面临着历史上空前的纷繁驳杂的局面:中国悠久人文历史所积淀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系统,西方伦理观念的长期渗透与传播,被现代革命性话语所充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总纲─—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探讨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1995年 第2期 50-52,23页
作者: 殷富 哈尔滨师范大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总纲─—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探讨殷富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必然伴随着思想文化和道德领域的深刻变化,从而提出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新道德是什么?新道德建设的目标和途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道德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尚志学会丛书
1000年
作者: 浮田和民 周宏业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