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91 篇 期刊文献
  • 91 篇 专利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5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82 篇 管理学
    • 650 篇 公共管理
    • 90 篇 工商管理
    • 8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742 篇 法学
    • 604 篇 社会学
    • 95 篇 政治学
    • 8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7 篇 法学
    • 19 篇 民族学
    • 8 篇 公安学
  • 301 篇 教育学
    • 243 篇 教育学
    • 33 篇 体育学
    • 2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42 篇 文学
    • 15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3 篇 新闻传播学
    • 1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9 篇 经济学
    • 183 篇 应用经济学
    • 30 篇 理论经济学
  • 90 篇 工学
    • 1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8 篇 城乡规划学
  • 79 篇 历史学
    • 71 篇 中国史
  • 57 篇 艺术学
    • 2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1 篇 美术学
    • 10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5 篇 医学
    • 2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临床医学
  • 29 篇 哲学
    • 29 篇 哲学
  • 23 篇 理学
  • 21 篇 农学
  • 14 篇 军事学

主题

  • 1,492 篇 日子
  • 110 篇 生活
  • 51 篇 母亲
  • 50 篇 人生
  • 44 篇 中国
  • 42 篇 朋友
  • 38 篇 孩子
  • 37 篇 个人
  • 36 篇 父亲
  • 34 篇 幸福
  • 25 篇 儿子
  • 25 篇 家庭
  • 25 篇 女人
  • 25 篇 结婚
  • 25 篇 丈夫
  • 23 篇 老师
  • 22 篇 纪念
  • 22 篇 生命
  • 21 篇 青春
  • 21 篇 快乐

机构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
  • 4 篇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
  • 3 篇 《钓鱼》记者
  • 3 篇 微软公司
  • 3 篇 《英才》记者
  • 3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新西部》记者
  • 3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
  • 3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2 篇 西南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
  • 2 篇 山东艺术学院
  • 2 篇 中国作协
  • 2 篇 杭州中电天恒电力...
  • 2 篇 西门子公司
  • 2 篇 辽宁力迅风电控制...

作者

  • 5 篇 杜文娟
  • 4 篇 张佩刚
  • 4 篇 施国梁
  • 4 篇 余玮
  • 3 篇 林希
  • 3 篇 杨英
  • 3 篇 朱雪尘
  • 3 篇 郑伟平
  • 3 篇 张阳
  • 3 篇 陈建华
  • 3 篇 王凡
  • 3 篇 朱仁华
  • 3 篇 陈志刚
  • 3 篇 钟伟
  • 3 篇 王伟
  • 3 篇 盛立中
  • 3 篇 李鸿辉
  • 3 篇 罗刚
  • 3 篇 黄远洋
  • 3 篇 佚名

语言

  • 1,58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日子"
158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日子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初中读写与考试) 2005年 第10期 17-17页
作者: 杏林子
搬下山三个月了。朋友常常找不到我,山上的电话无人接,山下的我又常不在家。在家的时候,又往往把电话关起来,为的是给自己一段安静的空档。
来源: 评论
日子里的牛“钟表”:《努尔人》的一种读法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 2007年 第2期 98-104页
作者: 吴世旭 北京大学
一六十多年前的《努尔人》还多少有点“侍女”的容颜,但是,以现在的“审美趣味”观之,其内在的气质是很丰富的。
来源: 评论
许羡苏与鲁迅文物——记许羡苏在鲁迅博物馆的日子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 2005年 第9期 49-61页
作者: 叶淑穗
许羡苏先生(1901~1986),中所记'许璇苏'、'淑卿'、'许小姐'均指许先生.她是绍兴人,许钦文的四妹、周建人先生在绍兴女子师范学校时的学生.1924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系.1920年来京求学期间曾借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健医生回忆在刘少奇身边的日子——王力平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党的文献 2007年 第4期 32-34页
作者: 王春明 王三丁 《党的文献》特约记者
王力平,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1951年1月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保健科副科长,兼任刘少奇保健医生。后曾任海军卫生部防疫大队卫生勤务研究所代理所长,海军某部卫生处处长,张家口专署卫生局局长、张家口地区科协主任等职。2006年3月逝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与邵荃麟同院的日子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 2006年 第4期 90-91页
作者: 文洁若
2006年11月13日是邵荃麟同志百年诞辰纪念。1926年3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已考进上海复旦大学,转年参加上海三次武装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战斗了一辈子,却在“文革”期间遭到丧尽天良的“四人帮”骇人听闻的残酷迫害,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触摸大师之手——与晚年安东尼奥尼在一起的日子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 2007年 第6期 38-41页
作者: 刘海平 纪录片《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编导
拍摄关于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已远》,源自一次偶然的机遇。三年前,我正在筹划拍摄一系列关于世界著名导演的纪录片,我因喜欢意大利而偏爱安东尼奥尼,因为他是当时仍然健在的大师。拍摄这部影片,更是由于他与中国的缘分。《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雪上加霜的日子——解读爸爸罗烽的信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 2009年 第1期 167-188页
作者: 金玉良
我从爸爸“文革”期间及稍后写给我的八十余封书信中选出以下三十几封解读。因为妈妈这一时间的信多为呓语狂言,只好作罢。所谓解读,其实只是对某些相关人或事的背景就我所知做些简单说明介绍,以便读者了解。
来源: 评论
艾伦·金斯堡最后的日子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 2005年 第3期26卷 146-148页
作者: 罗丝伯德·佩蒂特 张子清 美国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四月四日星期五傍晚,彼得·黑尔打电话给我,要我赶快去,艾伦处于弥留状态.我穿上旅游鞋,乘电梯下来,尽量保持平静.15分钟之后,我到了艾伦的屋里,走上前去拥抱了彼得·奥洛夫斯基和艾伦的兄弟尤金.大约有20来个朋友在低声地讲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写在钟先生去世五周年的日子──“钟敬文教授105岁诞辰纪念专栏”按语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 2007年 第1期86卷 6-7页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个学者的生命就在于他的学术的延续,如果我们这班后人仅仅每逢先生的忌日聚在一起缅怀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那么,当我们的人生一个个零落之后呢?谁还会记得先生,也许就只有那些在课本上读过先生散文的中学生了。继续先生的事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图书编辑的五种能力——以《宋美龄最后的日子》一书实战为例
收藏 引用
编辑学刊 2005年 第6期 10-13页
作者: 李庆 华文出版社
我从事编辑工作17年,担任责编的上百种图书绝大部分是社科文学类的,因此,本文主要是结合自身编辑工作实践,特别是以一书为例加以探析.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