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文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5 篇 普罗文学运动
  • 4 篇 胡风
  • 4 篇 左翼作家联盟
  • 3 篇 一九
  • 2 篇 左翼文艺
  • 2 篇 柔石
  • 2 篇 工农大众
  • 2 篇 《七月》
  • 2 篇 木屑文丛
  • 2 篇 文艺实践
  • 2 篇 文艺大众化
  • 2 篇 “左联”
  • 1 篇 国民党反动派
  • 1 篇 文学改良
  • 1 篇 为奴隶的母亲
  • 1 篇 社会主义文学
  • 1 篇 日本
  • 1 篇 无产阶级艺术
  • 1 篇 《四川日报》
  • 1 篇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机构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重庆师范大学
  • 1 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

作者

  • 2 篇 胡风
  • 1 篇 曹毓生
  • 1 篇 徐霖恩
  • 1 篇 冯乃超
  • 1 篇 武在平
  • 1 篇 程中原
  • 1 篇 张大明
  • 1 篇 金智暎
  • 1 篇 刘畅
  • 1 篇 梅志
  • 1 篇 liu jing
  • 1 篇 王观泉
  • 1 篇 田彤
  • 1 篇 钱宗义
  • 1 篇 刘静

语言

  • 1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普罗文学运动"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韩普罗文学运动及其理论比较研究——以“左联”时期与“卡普”时期为中心
中韩普罗文学运动及其理论比较研究——以“左联”时期与“卡普”...
收藏 引用
作者: 金智暎 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自从进入20世纪,主导先进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导致了压迫和不平等,随着被压迫群体的抗议日渐深化,无产阶级劳动斗争运动从简单的自然斗争逐渐发展为有意识性、组织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同时,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导致了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日本普罗文学运动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4期 61-64页
作者: 刘静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400047
日本普罗文学运动强调"政治首位性",主张作家通过创作参加与国家权力对抗的斗争。诠释政策风云变幻,印证各派政治力量斗争的轨迹,成为其显著特征。文学团体被赋予了党派的形态,学术论争的起因和归结点也大都来自于政治因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潘汉年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收藏 引用
文学史料 1991年 第4期 149-153页
作者: 武在平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的诞生,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无疑是个大事件。这不仅因为它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积极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培养造就了大批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更重要的是它标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简论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5期39卷 59-65页
作者: 田彤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所 湖北武汉430079
:从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来看 ,新文化运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精英“创造”新文化 ,它涉及到“新文化”的建设方向和如何“创造”新文化 ;二是他们开展白话文、大众语、普罗文学和注音字母运动 ,希望以此启迪民众 ,传播新文化。
来源: 评论
评《试论“自由人”》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 第2期 79-85页
作者: 钱宗义
三十年代初期“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对于推进当时的革命文学运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九八O年前后发表的几篇评论“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章,对于“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在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胡风的文学译介活动管窥
收藏 引用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 第4期 79-84页
作者: 徐霖恩
胡风的一生,精于笔墨,著述丰厚。其煌煌可观的九本文集和“为祖国而歌”等诗作,业已成为我国新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而胡风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论及他的文学译介就是一个重要的侧面。早于1942年2月,胡风就自述:“著作有两本论集,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内部的文艺论争看雪峰的文艺思想
收藏 引用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2期11卷 27-35页
作者: 曹毓生
冯雪峰从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到一九五七年被错划为右派,实际上离开文艺界的三十年之中,他的文艺思想一直是更为有助子推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更为符合艺术的固有规律。这,从一次又一次的内部的文艺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联”第四次全体大会史料考释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年 第2期 342-349页
作者: 程中原
“左联”成立以后召开了几次全体盟员大会?情况怎样?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时发表的一些研究资料注意了这个重要方面,但囿于见闻,难免还有欠缺。如《新文学史料》一九八○年第一期载《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况》,专门谈及“全体盟员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火”在中国燃烧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 第2期 30-37页
作者: 王观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1 从一八四○年到一九一一年,中国人民经过七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即辛亥革命。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但总算把皇帝拉下马,结束了长达两千年以上的封建制度;使中国历史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这场革命反映在文化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左联产生之历史的意义
收藏 引用
上海鲁迅研究 1980年 25-29页
作者: 冯乃超
1文学运动谁都承认它不能够离开酝酿以至爆发它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环境,更正确的说,一定时代的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的。在过去的文学史里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文学运动和社会运动或革命运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地说来,有进步性的文学运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