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主题

  • 3 篇 景观连通性
  • 3 篇 mspa
  • 3 篇 最佳粒度选取
  • 2 篇 生态源地识别
  • 2 篇 沛县
  • 1 篇 城市边缘带
  • 1 篇 剖面线分析
  • 1 篇 北京市生态源地识...
  • 1 篇 三维开发强度
  • 1 篇 sofm神经网络

机构

  • 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作者

  • 2 篇 王慧
  • 2 篇 丁忠义
  • 2 篇 侯湖平
  • 2 篇 李金融
  • 1 篇 刘清华
  • 1 篇 彭建
  • 1 篇 刘焱序
  • 1 篇 杨子睿

语言

  • 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最佳粒度选取"
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MSPA生态源地识别
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MSPA生态源地识别
收藏 引用
第九届中国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金融 丁忠义 侯湖平 王慧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最佳粒度下进行生态源地的有效识别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本文选择江苏省沛县-我国东部平原典型煤粮复合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进行粒度效应分析以求取研究区最佳分析粒度,在此基础上采用MSPA 与连通性评价相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SPA与连通性评价的生态源地识别
基于MSPA与连通性评价的生态源地识别
收藏 引用
第九届中国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金融 丁忠义 侯湖平 王慧 杨子睿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徐州 221116
快速城市化导致的斑块破碎化使区域景观连通性降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尺度研究成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最佳粒度下进行生态源地的有效识别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
来源: 评论
基于三维开发强度的大都市边缘带识别-以北京市为例
基于三维开发强度的大都市边缘带识别-以北京市为例
收藏 引用
第九届中国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作者: 刘清华 彭建 刘焱序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深圳 51805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7
城市边缘带是位于城市外围并不断被城市同化的区域,是城乡矛盾最突出的地带。科学界定城市边缘带的范围有利于其内部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的协调规划布局。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