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工学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主题

  • 3 篇 最大线应变理论
  • 1 篇 岩石强度准则
  • 1 篇 岩石力学试验
  • 1 篇 表面不稳定性
  • 1 篇 破坏模式转化
  • 1 篇 损伤柔度张量
  • 1 篇 复合共晶体
  • 1 篇 损伤强度模型
  • 1 篇 损伤变量
  • 1 篇 脆剪过渡式破坏
  • 1 篇 损伤应变场
  • 1 篇 pmc模型

机构

  • 2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 篇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
  • 1 篇 军械工程学院
  • 1 篇 中国铁建房地产集...
  • 1 篇 军委机关事务管理...

作者

  • 2 篇 周春雷
  • 2 篇 李晓光
  • 1 篇 张力天
  • 1 篇 张普锦
  • 1 篇 刘协权
  • 1 篇 陈诚
  • 1 篇 李远
  • 1 篇 倪新华
  • 1 篇 范栋珏
  • 1 篇 付云伟
  • 1 篇 郑益武
  • 1 篇 赵亮

语言

  • 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最大线应变理论"
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硐室岩壁过渡型破坏模式及最大线应变理论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测试 2024年 第8期50卷 109-117页
作者: 李晓光 张普锦 周春雷 赵亮 李远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广东佛山528399 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100043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 北京100082
地下硐室所在的岩体应力条件复杂,破坏模式随着与开挖面距离的不同发生转变,开挖所引起的原位脆性岩体应力集中会导致平行于自由面的局部损伤演化,称为表面不稳定性。而在深层条件下,低强度硐室岩壁的表面不稳定性及过渡型破坏模式很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最大线应变理论的多重破坏机制PMC强度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 2022年 第11期31卷 149-157页
作者: 李晓光 周春雷 范栋珏 张力天 郑益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100083 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 北京100082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 广东佛山528399
随着深部开采工程的快速发展,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与浅埋条件下明显区别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岩石伸长、剪切及压密屈服等多种破坏机制共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最大线应变理论、PMC过渡型准则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损伤共晶体复合陶瓷的损伤强度模型与应用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 2014年 第2期50卷 98-103页
作者: 陈诚 倪新华 刘协权 付云伟 军械工程学院力学教研室 石家庄050003
复合共晶体的断裂是开始于危险点的微观损伤的累积结果。其损伤特征与复合共晶体内纤维的分布形式有关。基于损伤余自由能表达式,定义纵向、横向和剪切三个损伤变量;根据含同向平行纤维复合共晶体的微观结构特性,确定损伤变量表达式,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