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4 篇 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9 篇 有声言语
  • 7 篇 出声的外部言语
  • 3 篇 言语活动
  • 3 篇 文字
  • 2 篇 听话人
  • 2 篇 图形符号
  • 2 篇 口头言语
  • 2 篇 句子
  • 2 篇 书面言语
  • 2 篇 言语交际过程
  • 2 篇 人体语言
  • 2 篇 教师
  • 2 篇 课堂教学
  • 1 篇 法语教材
  • 1 篇 心理特征
  • 1 篇 跨文化交际
  • 1 篇 心理要素
  • 1 篇 语速
  • 1 篇 思维形式
  • 1 篇 计量统计

机构

  • 1 篇 攀枝花学院
  • 1 篇 江苏省越溪实验小...
  • 1 篇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
  • 1 篇 南昌大学
  • 1 篇 上海市教育局教育...

作者

  • 2 篇 依斯特林
  • 2 篇 卫道治
  • 2 篇 费锦昌
  • 1 篇 李光宇
  • 1 篇 裘荣庆
  • 1 篇 周运浓
  • 1 篇 华武
  • 1 篇 赵海楠
  • 1 篇 常思亮
  • 1 篇 姚锡远
  • 1 篇 张定中
  • 1 篇 毛树智
  • 1 篇 柳友荣
  • 1 篇 高德建
  • 1 篇 毛智屏
  • 1 篇 朱明慧
  • 1 篇 γ.γ.波隆斯卡娅
  • 1 篇 蒋敏
  • 1 篇 黄辉
  • 1 篇 田茂东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有声言语"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幼儿绘画活动的有声言语评价
收藏 引用
教育 2014年 第34期 56-57页
作者: 蒋敏 江苏省越溪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有声言语评价体现了一种教育艺术,是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智慧。不仅对幼儿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语口语的词汇特点
收藏 引用
外国语 1989年 第5期12卷 54-58,65页
作者: 朱丽云
俄语口语是说俄语标准语的人们在非正式场合无拘束、无准备地用有声言语进行直接交际的一种语言。一般使用于家庭、亲友、同事、熟人的相互交往中。人们用口语进行交际活动,涉及的题材多种多样,有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政治经济、文化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听懂”教学
收藏 引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9年 第6期 37-40页
作者: Γ.Γ.波隆斯卡娅 张定中
大家知道,人的言语(言语活动)有四种形式:说、读、写、和听懂。本文将探讨听懂的一些问题,如它的特点、机制、培养听懂能力的难点以及一些最有效的练习形式等。“听懂”
来源: 评论
文字本质论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3期15卷 68-75,67页
作者: 姚锡远
引论 “文字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字本质的问题。”全面地、准确地阐述文字的本质,是普通文字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字的本质,决定着文字的本体,面貌和发展,只有准确地把握文字的本质,才能对文字进行深入的研究,否者,任何研究都将是盲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年 第1期23卷 87-90页
作者: 常思亮
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常思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①“我相信在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代呼唤更多带“画”的电视评论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 1995年 第7期 24-25页
作者: 华武 南昌大学新闻系
画面是基础,解说是灵魂。电视形象传播立体传播的有机构成,在当代三大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体中,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独具的优势。 基于此,广大观众不满足于视听结合的传播工具中仅有像广播那样的口播新闻、口播评论。
来源: 评论
文字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1986年 第Z1期 93-98页
作者: 依斯特林 卫道治 费锦昌
[苏](依斯特林)撰写的《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本研究普通文字学理论的重要著作。这本书的初版本是1961年问世的,当时的书名叫《文字的发展》。杜松寿先生曾把它译成中文,由文字改革出版社在1966年3月作为“内部读物”印行。1965年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3期11卷 6-12页
作者: 朱明慧
我们观看原版片时,有时人物对白的语速太快,或者我们不太熟悉的惯用语、俗语、黑话等,都会影响我们对人物有声言语的理解.但只要看着画面,仍能看懂或猜对不少故事情节,这是为会么呢?原来是人体语言泄露了“秘密.”体语专家作过统计,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字的本质及其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下)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1986年 第3期 36-41页
作者: 依斯特林 卫道治 费锦昌
本文是作者所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一书的第一章。上一期发表了本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半部分,论述了文字的本质、文字与思维的关系。文中列举了“赞同语言以外的思维是可能的人”所常常引述的三种现象:1)科学符号是“语言以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信息的计量统计来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率
收藏 引用
电化教育研究 1985年 第2期 60-65页
作者: 高德建 上海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学过程,与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有密切关系,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我国,以信息的计量统计来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课堂的信息量统计假设有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学可供分析,应符合如下条件: 1.假设课堂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