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5 篇 期刊文献
  • 79 篇 学位论文
  • 3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 篇 教育学
    • 118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44 篇 管理学
    • 2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0 篇 工商管理
    • 1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0 篇 经济学
    • 19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16 篇 医学
    • 9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0 篇 工学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6 篇 农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理学
    • 3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201 篇 有调节的中介
  • 14 篇 心理资本
  • 12 篇 大学生
  • 10 篇 抑郁
  • 9 篇 自尊
  • 8 篇 社会支持
  • 7 篇 应对方式
  • 7 篇 自我控制
  • 6 篇 同伴关系
  • 5 篇 融资约束
  • 5 篇 领悟社会支持
  • 5 篇 问题行为
  • 5 篇 心理健康
  • 5 篇 攻击行为
  • 5 篇 学习投入
  • 4 篇 手机依赖
  • 4 篇 学业成就
  • 4 篇 孤独感
  • 4 篇 反刍思维
  • 4 篇 情绪智力

机构

  • 10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9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8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8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7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5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西南大学
  • 4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4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4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4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4 篇 山东大学
  • 4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3 篇 广州大学
  • 3 篇 赣南师范大学
  • 3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3 篇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
  • 3 篇 宁波大学

作者

  • 5 篇 李董平
  • 5 篇 叶宝娟
  • 4 篇 王艳辉
  • 4 篇 张野
  • 3 篇 zhang ye
  • 3 篇 刘勤学
  • 3 篇 杨雪
  • 2 篇 苑春永
  • 2 篇 yang qiang
  • 2 篇 叶林伟
  • 2 篇 yuan chun-yong
  • 2 篇 刘松
  • 2 篇 王张君
  • 2 篇 王丹丹
  • 2 篇 liu qinxue
  • 2 篇 方杰
  • 2 篇 张卫
  • 2 篇 孙海潮
  • 2 篇 徐田田
  • 2 篇 刘丽辉

语言

  • 20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有调节的中介"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报 2014年 第5期46卷 714-726页
作者: 温忠麟 叶宝娟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 广州510631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昌330022
在心理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经常遇到中介调节变量。模型的变量多于3个时,可能同时包含中介调节变量,一种常见的模型是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本文检视文献上各种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方法,理清方法之间是竞争关系(分清优劣)还是替补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不对称区间估计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进展 2014年 第10期22卷 1660-1668页
作者: 方杰 张敏强 顾红磊 梁东梅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州510320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510631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是中介过程受到调节变量影响的模型。评介了基于Bootstrap不对称置信区间和贝叶斯不对称可靠区间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的3种方法,包括亚组分析法、差异分析法和系数乘积法。模拟研究发现,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亲子依恋与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报 2017年 第5期49卷 663-679页
作者: 王艳辉 李董平 孙文强 赵力燕 赖雪芬 周月月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梅州514015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430079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芜湖241000 成都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成都610401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安全的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重要影响,但亲子依恋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在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心理学报 2017年 第1期49卷 50-59页
作者: 张林 刘燊 徐强 吴晓燕 杨梦圆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浙江宁波315211
以85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攻击性信念的中介作用和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攻击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少年归属需要满足与去个性化网络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年 第6期27卷 1256-1259页
作者: 陈云祥 王书剑 刘翔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北京100875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目的:探究青少年归属需要满足与其去个性化网络行为之间的关系、孤独感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中介路径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学习中的归属需要满足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去个性化网络行为问卷等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整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母亲抑郁、父母冲突与幼儿问题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年 第6期23卷 1049-1052页
作者: 陈福美 苑春永 张彩 黎亚军 王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875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系 上海200433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郑州450016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目的:考察母亲抑郁、父母冲突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3所幼儿园共1949名3~5岁幼儿进行了测查。结果:①父母冲突对母亲抑郁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具部分中介效应;②"是否独生"调节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年 第6期38卷 886-893页
作者: 朱黎君 杨强 叶宝娟 陈智楠 张丽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南昌330022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 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深圳518000
为考察自然联结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中部地区6所高校四个年级共7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生命意义感在自然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直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校园氛围与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年 第1期29卷 61-70页
作者: 鲍振宙 张卫 李董平 李丹黎 王艳辉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51063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武汉430079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梅州514015
大量研究表明,校园氛围对青少年学业成就具重要影响,但是关于校园氛围起作用的中介调节机制却少研究涉及。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学校依恋在校园氛围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自控水平的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年 第2期37卷 182-189页
作者: 郑显亮 谢方威 丁亮 王雪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赣州341000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合肥230022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机电学院 赣州341000
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社会阶层、公正世界信念、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客观社会阶层不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主观社会阶层能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公正世界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收藏 引用
心理科学 2021年 第3期44卷 619-625页
作者: 张和云 许燕 赵欢欢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上海20170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北京100875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200234
为探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研究采用实验法,将192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风险情境中,并完成善良人格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任务。结果表明:(1)善良人格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我控制在善良人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