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工学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主题

  • 6 篇 机械潜蚀
  • 1 篇 渗流变形
  • 1 篇 垂直防渗
  • 1 篇 沉降
  • 1 篇 路基地面塌陷
  • 1 篇 潜蚀速率
  • 1 篇 渗漏
  • 1 篇 渗透变形
  • 1 篇 不透水层
  • 1 篇 地质条件
  • 1 篇 岩溶
  • 1 篇 溶蚀速率
  • 1 篇 化学溶蚀
  • 1 篇 红层石膏夹层
  • 1 篇 泥林
  • 1 篇 临界水力梯度
  • 1 篇 低渗透压
  • 1 篇 微观结构
  • 1 篇 高压注浆
  • 1 篇 黄土湿陷

机构

  • 1 篇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1 篇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
  • 1 篇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
  • 1 篇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
  • 1 篇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
  • 1 篇 中国电建成都勘测...
  • 1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 篇 华北地质勘查局第...
  • 1 篇 吉林大学
  • 1 篇 淮南矿业学院
  • 1 篇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

作者

  • 1 篇 钟志彬
  • 1 篇 周其健
  • 1 篇 吕蕾
  • 1 篇 刘海兵
  • 1 篇 薛昌汭
  • 1 篇 骆进
  • 1 篇 周治安
  • 1 篇 王佳欣
  • 1 篇 许瑜
  • 1 篇 李思嘉
  • 1 篇 冯杰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机械潜蚀"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红层石膏夹层静动水溶特性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岩溶 2025年 第1期44卷 15-23页
作者: 钟志彬 冯杰 吕蕾 周其健 李思嘉 薛昌汭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56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73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93 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14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200436
四川盆地红层砂泥岩中广泛分布石膏夹层,石膏溶形成大量孔洞,加之红层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极易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工程结构不均匀沉降变形甚至破坏。为了探究不同流速环境下石膏夹层的溶特性,采用自主设计的溶试验装置开展红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某交流特高压站场地沉降的原因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力勘测设计 2020年 第S01期32卷 31-36页
作者: 许瑜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 北京100052
文章通过分析内蒙古某交流特高压站场地沉降的原因,指出在内蒙风积砂和粉土地质条件下,防治机械潜蚀的措施。通过分析比较各种防水措施的效果,得出了在总平面布置确定,地基处理材料确定的情况下,采取防堵结合综合处理的方式才能达到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渗透压力下黄土状亚砂土试验研究
低渗透压力下黄土状亚砂土潜蚀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佳欣 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吉林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近年来,受地表水冲刷侵和地下水作用的影响,已造成泥林景观大幅减少和错落崩塌灾害的发生,而深入研究泥林作用机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某码头路基地面塌陷的原因分析及治理
收藏 引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 第14期
作者: 刘海兵 华北地质勘查局第四地质大队,
本文结合某码头路基地面塌陷实例,详细分析塌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选择高压注浆形成止水帷幕,减少可能发生渗透破坏的土体中的水力梯度,工程实践表明,效果良好,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妥善处理路基地面塌陷等病害,以减少塌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土渗透变形特性及机理研究
黄土渗透变形特性及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骆进 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湿陷性是黄土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据统计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黄土地区总面积的60%以上。由于黄土具有湿陷性,常给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带来不可言喻的祸患。众多研究表明黄土的湿陷变形是由于黄土连结弱化导致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厚松散覆盖层底部机械潜蚀与黄淮地区井筒破裂
收藏 引用
煤炭科学技术 1993年 第9期21卷 45-50页
作者: 周治安 淮南矿业学院
概述了破裂井筒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了由于采煤,厚松散覆盖层底部含水层泄入矿井,在底含及基岩风化带内产生较强的动水压力及渗流变形。渗流变形特别是机械潜蚀改变了井筒的工程地质环境,产生不均匀地压,进而造成井壁破坏。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