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91 篇 期刊文献
  • 128 篇 会议
  • 80 篇 成果
  • 75 篇 专利
  • 31 篇 学位论文
  • 7 册 图书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1,012 篇 电子文献
  • 2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7 篇 工学
    • 37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7 篇 矿业工程
    • 21 篇 建筑学
    • 20 篇 土木工程
    • 17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软件工程
  • 380 篇 理学
    • 317 篇 地质学
    • 56 篇 地球物理学
    • 6 篇 地理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26 篇 教育学
    • 25 篇 教育学
  • 15 篇 管理学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公共管理
  • 11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6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主题

  • 938 篇 构造体系
  • 288 篇 大地构造
  • 281 篇 构造系统
  • 138 篇 地质构造
  • 98 篇 构造带
  • 88 篇 地质力学
  • 77 篇 新华夏系
  • 53 篇 地壳运动
  • 52 篇 断裂带
  • 40 篇 构造型式
  • 40 篇 新华夏构造体系
  • 37 篇 构造应力场
  • 36 篇 地壳构造运动
  • 32 篇 构造形迹
  • 32 篇 压扭性断裂
  • 31 篇 隆起带
  • 30 篇 断层带
  • 28 篇 展布
  • 26 篇 地震
  • 26 篇 应力场

机构

  • 5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21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20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1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
  • 10 篇 武汉地质学院
  • 10 篇 北京大学
  • 8 篇 成都地质学院
  • 8 篇 长春地质学院
  • 7 篇 昆明工学院
  • 7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7 篇 吉林大学
  • 7 篇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
  • 6 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 6 篇 河北地质学院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地质科学研究院地...
  • 5 篇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 4 篇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
  • 4 篇 青海省地质科学研...

作者

  • 18 篇 孙殿卿
  • 17 篇 高庆华
  • 13 篇 康玉柱
  • 11 篇 易明初
  • 10 篇 韩润生
  • 9 篇 周济元
  • 7 篇 吕古贤
  • 7 篇 李四光
  • 7 篇 刘迅
  • 7 篇 许文良
  • 6 篇 赵冻
  • 6 篇 郭文蓉
  • 6 篇 王治顺
  • 6 篇 金立虎
  • 5 篇 裴荣富
  • 5 篇 张艳
  • 5 篇 张宝林
  • 5 篇 李中坚
  • 5 篇 杜思清
  • 5 篇 王涛

语言

  • 1,0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构造体系"
10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分布与构造体系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工业 2018年 第11期38卷 1-14页
作者: 刘殊 任兴国 姚声贤 刘子平 甯濛 王信 黄小惠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具有"早期聚集、中期封闭、晚期活化"的特征。为了探讨该盆地须家河组油气富集规律,利用盆地内二维及三维地震连片资料编制区域构造图,采用低角度、垂直方向逆光照射三维可视化技术描述构造形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构造体系及其控岩控矿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年 第9期31卷 2596-2611页
作者: 李波 王新富 岳言 黄智龙 唐果 刘月东 邹国富 向佐朋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昆明65009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02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昆明65009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明650051 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香格里拉67440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明650051
羊拉铜矿床是我国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域内矽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滇西北金沙江缝合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该矿床构造发育,形成了一套褶皱-断层控岩控矿体系.本文运用矿田地质力学方法对羊拉铜矿床构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田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
收藏 引用
地学前缘 2017年 第6期24卷 208-224页
作者: 刘飞 王雷 韩润生 郭钰心玥 王明志 谭威 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 云南昆明650093 云南冶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650000
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是滇西北新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构造发育,构成一套褶皱-断裂-节理控岩控矿构造系统,控制和形成了"五位一体&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南陆区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形成演化——纪念李四光先生诞辰130周年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2019年 第3期93卷 528-544页
作者: 杨明桂 王光辉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南昌330002
本文通过华南陆区中新元古代以来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一体化"融合研究,从构造体系形变特征、形成演化历史、形成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与板块活动的成生联系。构建了区内以扬子反S型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南岭纬向带为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构造体系的植物生长定量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 2007年 第5期38卷 126-130页
作者: 李萍萍 唐卫东 卢章平 江苏大学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大学图形技术研究所
通过分析植物的形态生理特性,从植物形态结构的构造体系出发,着重对植物的拓扑结构及其节间、叶片等器官形态变化进行了定量描述,并提出了一种虚拟植物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实例可视化验证,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来源: 评论
试论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与新生代构造体系
收藏 引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年 第5期35卷 617-627页
作者: 杨辉 王宜昌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青藏高原深部重力场表现为由东西走向长达 170 0 km的“一高二低三带”异常所组成 ,且沿走向存在南北向错断带 ,形成南北分带 ,东西分块的格局。根据地壳测深资料进行重力异常的正演 ,利用变密度反演方法对深源重力异常进行反演得到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造体系——关于地质构造相干组合的学说
收藏 引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89年 第4期18卷 81-88页
作者: 许至平
构造体系”是1929年李四光教授提出的概念和术语。随后的年代中,李四光以构造体系为核心,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这种理论去解决我国资源和地质灾害的一些重大问题。构造体系把地质构造作为有相干关系的组合来认识,这与现代系统科学的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造体系控油方式
收藏 引用
新疆石油地质 2013年 第4期34卷 375-377,373页
作者: 康玉柱 凌翔 陈新华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有力地指导着中国油气勘探工作,发现了众多油气田。总结中国几个大中型盆地的勘探成果,提出5种构造体系控油的认识,即:构造体系分级次控油、构造体系叠加控油、构造体系复合控油、构造体系多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体系构造运动程式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 1982年 第3期56卷 200-211页
作者: 孙殿卿 高庆华 邓乃恭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生代以来是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相当激烈的时期,也是铸成中国大地构造体系格架的重要阶段,中国地质工作者对这个时期的地质特点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和学说[1,2]。本文是循李四光教授所提出的思路,按照地质力学观点,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造体系各论 中国典型构造体系分论
收藏 引用
丛书名: 地质力学的方法与实践
1999年
作者: 王治顺 朱大岗 熊成云等
内 容 提 要 本书是继李四光教授的《地质力学概论》的续篇之一,是对地质力学几十年研究实践成果的重要总结。 本书以中国典型构造体系的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建造与改造的依存关系、陆壳结构演化与构造体系形成发展 关系入手,结合模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