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3 篇 期刊文献
  • 26 篇 会议
  • 4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6 篇 理学
    • 31 篇 地球物理学
    • 26 篇 地质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41 篇 工学
    • 3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14 篇 构造形变
  • 12 篇 地质构造
  • 9 篇 断裂带
  • 9 篇 构造应力场
  • 8 篇 地震
  • 8 篇 青藏高原
  • 7 篇 构造带
  • 7 篇 gps
  • 7 篇 断层
  • 6 篇 大地构造
  • 6 篇 地壳运动
  • 5 篇 地层
  • 5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5 篇 断层带
  • 4 篇 应力场
  • 4 篇 insar
  • 3 篇 汶川地震
  • 3 篇 地槽带
  • 3 篇 滑动速率
  • 3 篇 登封群

机构

  • 7 篇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
  • 7 篇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
  • 6 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
  • 5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4 篇 中国地震局第二地...
  • 4 篇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
  • 3 篇 武汉地质学院
  • 3 篇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
  • 3 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 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2 篇 长安大学
  • 2 篇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
  • 2 篇 江汉油田分公司物...
  • 2 篇 成都地质学院
  • 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2 篇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
  • 2 篇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
  • 2 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 2 篇 西藏地震局

作者

  • 6 篇 张希
  • 6 篇 鄢家全
  • 5 篇 环文林
  • 5 篇 汪素云
  • 4 篇 王双绪
  • 4 篇 张晓亮
  • 4 篇 江在森
  • 4 篇 时振梁
  • 3 篇 曹俊兴
  • 3 篇 罗毅
  • 3 篇 牛安福
  • 3 篇 何晓燕
  • 3 篇 田云锋
  • 3 篇 刘锁旺
  • 3 篇 张四新
  • 3 篇 董大南
  • 2 篇 曹丽萍
  • 2 篇 谭伟杰
  • 2 篇 娄凤芹
  • 2 篇 张道洪

语言

  • 1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构造形变"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基于块体模型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壳三维构造形变分析
收藏 引用
测绘学报 2022年 第7期51卷 1192-1205页
作者: 党亚民 杨强 王伟 梁玉可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830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266590
2020珠峰高程测量,获得了丰富的青藏高原及邻区的GNSS监测数据。本文收集了陆态网、尼泊尔CORS网GNSS长期观测数据,计算了该地区20多年GNSS三维速度场,利用GRACE模型精化了垂直速度场,通过活动块体模型,从地壳运动、块体运动与应变、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构造形变特征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地质通报 2015年 第1期34卷 71-82页
作者: 孙玉军 范桃园 周春景 吴中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1997年以来发生在青藏高原主体的一系列强震均围绕巴颜喀拉地块周缘断裂带分布。在现今GPS观测的约束下,利用弹塑性平面应力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巴颜喀拉地块在周缘断裂带控制下的构造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弹性模型不能解释现今利用G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年 第3期20卷 39-48页
作者: 杨学祥 陈殿友 长春科技大学 长春130026
黄赤交角和月亮赤纬角决定了地球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 ,据此研究了构造形变与气象灾害的关系。地球化学给出臭氧减少的原因 ,而地球物理则提供了臭氧的分布规律。臭氧洞是两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 ,能量交换和引潮力造成地球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江汉叠合盆地构造形变特征看华南与华北陆块的拼贴过程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2004年 第2期39卷 284-295页
作者: 徐政语 林舸 刘池阳 王岳军 郭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杭州31002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510640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710069
构造解析表明 ,现今观察到的中扬子地区中部江汉叠合盆地主体构造格架面貌大体形成于印支 早燕山碰撞造山期 ;其中 ,主造山初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盆区东、西部构造形变差异明显 ,晚期经调整而渐趋平衡 ,由此显现华南与华北两大陆块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帕米尔东北部公格尔拉张系现今构造形变InSAR研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测绘通报 2024年 第8期 79-83,89页
作者: 陈荣柳 李杰 刘代芹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530007 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安徽合肥230026
帕米尔构造结断裂发育,强震频繁,一直是大陆动力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区域。位于帕米尔内部的公格尔拉张系是中、东帕米尔内部最重要的张性断层之一,对其现今构造形变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帕米尔内部的现今变形状态、动力学机制、强震活动及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收藏 引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年 第1期23卷 19-25页
作者: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俞广 杨树峰 陈汉林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23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杭州310027
在中国南方 ,加里东、海西及印支期构造形变主要形成“大隆大坳”构造格局 ,对油气藏主要起建设作用 ;燕山期构造形变对齐岳山断裂以西的四川盆地以外的南方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冲断、褶皱及抬升剥蚀 ,对油气藏主要起破坏作用 ;喜玛拉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变质岩层构造形变的野外调查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地质与勘探 1989年 第11期25卷 31-37页
作者: 戴元裕 江西省吉安地区地质队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介绍了作者对变质岩层构造形变,进行野外调查研究的认识和经验,特别是对资料的收集、取舍和应用,作了详尽、有益的论述.
来源: 评论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现今构造形变模式的InSAR研究
收藏 引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年 第8期38卷 783-786,817页
作者: 邱江涛 朱良玉 王随随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武汉市洪山侧路40号430071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西安市西影路316号710054
利用2007~2010年间14景ALOS PALSAR数据及SBAS InSAR技术,获取阿尔金断裂带中段91°E附近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场,并反演该地区断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中段地区的形变速率自北向南呈3个线性梯度变化区,分别为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规模GPS揭示中国现今地壳构造形变特征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学报 2017年 第3期39卷 521-526,544页
作者: 王东振 赵斌 余建胜 谭凯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1
利用全国260多个陆态网络连续站以及2 000多个陆态网络区域站2011—2015年观测数据,计算分析中国大陆现今整体地壳构造形变特征以及板内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密集、大范围的GPS速度场可知中国大陆现今整体速度场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GPS测量结果研究华北现今构造形变
收藏 引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年 第3期24卷 40-46页
作者: 张静华 李延兴 郭良迁 张中伏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天津300180
用华北及邻区近十多年GPS测量结果和欧亚板块的弹性运动模型研究华北地区的水平形变场和局部水平形变场 ,发现华北地区水平形变场存在比较一致的SE向运动 ,且运动方向绕顺时针方向逐渐旋转 ,从西向东运动速率逐渐增大。鄂尔多斯、华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