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3 篇 期刊文献
  • 10 册 图书
  • 4 篇 学位论文
  • 3 篇 报纸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9 篇 电子文献
  • 5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0 篇 文学
    • 8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5 篇 新闻传播学
  • 102 篇 教育学
    • 100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4 篇 艺术学
    • 3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32 篇 法学
    • 20 篇 社会学
    • 8 篇 政治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法学
  • 19 篇 历史学
    • 11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2 篇 世界史
  • 16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工学
    • 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理学
    • 4 篇 地理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392 篇 果戈里
  • 33 篇 鲁迅
  • 27 篇 《狂人日记》
  • 27 篇 作家
  • 26 篇 《死魂灵》
  • 21 篇 俄罗斯
  • 20 篇 普希金
  • 20 篇 《钦差大臣》
  • 18 篇 契诃夫
  • 16 篇 小说
  • 15 篇 托尔斯泰
  • 15 篇 陀思妥耶夫斯基
  • 14 篇 现实主义
  • 14 篇 哈尔滨
  • 13 篇 屠格涅夫
  • 13 篇 哈尔滨市
  • 12 篇 俄国
  • 11 篇 别林斯基
  • 9 篇 莫斯科
  • 8 篇 果戈理

机构

  • 5 篇 绥化学院
  • 3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 篇 沈阳大学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 篇 山西大学
  • 2 篇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河南商丘市第一高...
  • 1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 篇 云南弥渡县一中
  • 1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 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哈尔滨商业大学

作者

  • 4 篇 张磊
  • 3 篇 张璐
  • 3 篇 赵刚
  • 3 篇 果戈里
  • 3 篇 于春风
  • 2 篇 韩梦
  • 2 篇 赵方倩
  • 2 篇 吴正光
  • 2 篇 高莽
  • 2 篇 傅端凤
  • 2 篇 迟蕊
  • 2 篇 蔡韬
  • 2 篇 满涛
  • 2 篇 斯捷潘诺夫
  • 2 篇 李宪忠
  • 2 篇 木凉
  • 2 篇 曾耀农
  • 2 篇 李忠东
  • 2 篇 王博宇
  • 2 篇 文乾义

语言

  • 391 篇 中文
  • 1 篇 俄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果戈里"
39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果戈里戏剧《婚事》中现实主义的荒诞性分析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 2024年 第32期 21-23页
作者: 刘颖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110000
果戈里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被誉为俄国讽刺艺术大师。其戏剧创作的成就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其自身戏剧风格的独特以及戏剧角色的成功塑造等方面。他的戏剧对后世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套中人”:果戈里《外套》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收藏 引用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 第1期37卷 27-30页
作者: 段治秀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果戈里的小说《外套》,可以发现“外套”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既指向概念义(物质外套),又指向修辞义(精神外套)。“外套”的概念义和修辞义不仅参与小说语篇建构,更参与了小说主人公阿卡基精神世界的建构。
来源: 评论
比较果戈里和鲁迅的《狂人日记》
收藏 引用
文苑 2023年 第35期 28-30页
作者: 杨瑾夫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07
果戈里和鲁迅是不同时代的两位伟大作家,他们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了各自的时代背景,呈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本文通过"狂人"形象的选择及比较,探索俄国作家果戈里和中国作家鲁迅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的渊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陈白尘对果戈里戏剧文学的借鉴与转化
收藏 引用
文学教育(上) 2021年 第6期 40-42页
作者: 梁丽娜 武汉大学文学院
陈白尘和果戈里分别是中俄两国重要的剧作家,两者的戏剧创作既有相似之处,陈白尘借鉴学习了果戈里笑中带怒的批判手法;又存在着差异,由于国情、文化背景、思想立场等方面有所不同,陈白尘对果戈里的戏剧文学进行了个人化和民族化的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安德烈·别雷《彼得堡》中的果戈里传统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 第1期12卷 119-123页
作者: 甘西淼 高玉秋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130022
安德烈·别雷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长篇小说《彼得堡》经常被评价为颠覆传统的实验性小说。实际上,别雷在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将象征与意识流巧妙结合的同时,回归了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主题,以创新性的形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果戈里《肖像》中“肖像”意象的空间拓展
收藏 引用
青年文学家 2020年 第6期 112-113页
作者: 张入凡 哈尔滨师范大学
弗兰克在其空间形式理论中提到"许多现代叙述的技巧倾向于把对叙述的理解空间化";。即读者通过在重复阅读中邂逅各个意象与暗示,将彼此互成关联的片段在空间中整合,作为小说的重构,获得对整体意义的理解,在这意象成为蒂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果戈里和皮利尼亚克小说中的艺术空间
收藏 引用
文学教育(中) 2020年 第10期 41-43页
作者: 马源绍 华南师范大学
艺术空间在果戈里(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голь)和皮利尼亚克(Борис Андреевич Пильняк)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他们看来,艺术空间不仅仅是小说情节发生的背景,同时也是一个传达某一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俄民俗对比——以鲁迅和果戈里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作家天地 2020年 第10期 182-184页
作者: 韩婧怡 吴明龙 张雨晴 青岛大学文学院
本文专注于鲁迅和果戈里的作品,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将作品中的民俗从物质民俗,语言民俗,社会民俗,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来源: 评论
果戈里为何烧掉《死魂灵》第二卷手稿
收藏 引用
书屋 2019年 第1期 60-64页
作者: 赵刚
一1852年2月,莫斯科,尼基塔林荫路,亚·彼·托尔斯泰伯爵宅邸。对于果戈里来说,寄宿在这座两层浅黄色的豪宅中已经不再是舒适与享受了,它不仅使自己黯然神伤,而且简直是堕入了地狱。由于所患的疾病迟迟无法确诊,故而得不到有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果戈里作品中人名的多角度分析 ——以《死魂灵》为例
果戈里作品中人名的多角度分析 ——以《死魂灵》为例
收藏 引用
作者: 徐丽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名不同。它们除了具有称名功能外,还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品主题、描绘作家风格等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人名中挖掘人物形象的内涵,窥见作家对人物的态度,从而更完整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新颖合适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