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工学
    • 3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题

  • 8 篇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 2 篇 校园安全文化
  • 2 篇 安全文化
  • 1 篇 意外伤害
  • 1 篇 养成教育
  • 1 篇 江西
  • 1 篇 “温馨提示”
  • 1 篇 校园规划
  • 1 篇 校园安全
  • 1 篇 简讯
  • 1 篇 学校概况
  • 1 篇 中小学
  • 1 篇 消防安全教育
  • 1 篇 民办高校
  • 1 篇 归属感
  • 1 篇 学校管理
  • 1 篇 职业教育
  • 1 篇 职校生
  • 1 篇 安全素质
  • 1 篇 高职院校

机构

  • 1 篇 江苏大学
  • 1 篇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 1 篇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
  • 1 篇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
  • 1 篇 东北电力大学
  • 1 篇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
  • 1 篇 吉林省梅河口市大...
  • 1 篇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作者

  • 1 篇 张建军
  • 1 篇 简大为
  • 1 篇 张靖
  • 1 篇 金磊
  • 1 篇 詹凤军
  • 1 篇 朱翔天
  • 1 篇 丁江涛
  • 1 篇 朱建军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浅谈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8年 第4期 00332-00332,334页
作者: 詹凤军 吉林省梅河口市大湾希望学校 吉林 通化 135000
现实的校园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或者存在不可避免自然灾害突出,如地震、洪水、台风、冰雹等重大灾害时有发生。如几年前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接着四川雅安再次发生芦山大地震,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如此巨大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办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研究
收藏 引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 第9期 188-188页
作者: 张靖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校园安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民办高校师生对于校园安全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收藏 引用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 第3期23卷 75-77,80页
作者: 张建军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100102
校园安全文化作为安全文化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规范行为的功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意识与氛围,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本文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高校校园安全防范与学生安全教育
收藏 引用
科技风 2012年 第17期 249-249页
作者: 简大为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吉林13201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校园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本文探讨了目前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进行校园安全立法,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收藏 引用
中小学管理 2003年 第9期 28-30页
作者: 金磊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北京100045
校园事故与灾害的频繁出现,呼唤中小学尽快进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有四大核心内容。
来源: 评论
文化的内涵浅析校园安全文化及其建设
收藏 引用
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7年 第5期 42-43页
作者: 朱翔天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
本文从文化的含义和结构入手,分析了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及结构,阐述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出与三层面结构相对应,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三种途径。
来源: 评论
职业学校的安全教育
收藏 引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 第11期22卷 48-49页
作者: 朱建军 丁江涛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镇江212003 江苏大学冶金学院 江苏镇江212001
在职业教育中应当注重职校生安全素质的培养,本文根据当前职业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职校生的安全文化素质。
来源: 评论
简讯
收藏 引用
江西教育(管理版)(A) 2006年 第3期 36-36页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