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6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会议
  • 9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2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6 篇 法学
    • 5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篇 法学
    • 12 篇 政治学
    • 10 篇 社会学
    • 3 篇 公安学
    • 1 篇 民族学
  • 43 篇 文学
    • 3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1 篇 哲学
    • 41 篇 哲学
  • 24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理论经济学
  • 21 篇 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0 篇 管理学
    • 13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5 篇 艺术学
    • 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主题

  • 229 篇 核心范畴
  • 10 篇 理论体系
  • 8 篇 梁章钜
  • 6 篇 哲学
  • 6 篇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 6 篇 思想政治教育
  • 5 篇 文艺理论
  • 5 篇 中国
  • 5 篇 范畴体系
  • 5 篇 权利
  • 5 篇 马克思
  • 5 篇 美学思想
  • 5 篇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 5 篇 效益价值
  • 4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4 篇 剩余劳动
  • 4 篇 权力
  • 4 篇 美学
  • 4 篇 剩余价值
  • 4 篇 社会主义本质

机构

  • 6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海南大学
  • 5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河海大学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
  • 3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3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3 篇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 3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3 篇 吉林大学
  • 3 篇 扬州大学
  • 2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2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2 篇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
  • 2 篇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9 篇 鲁晓川
  • 5 篇 王毅武
  • 3 篇 巩固
  • 3 篇 方绪银
  • 3 篇 李梓萌
  • 3 篇 wang yiwu
  • 3 篇 陶蕾
  • 3 篇 黄石明
  • 3 篇 葛翠茹
  • 2 篇 姜开成
  • 2 篇 焦琰
  • 2 篇 陈金钊
  • 2 篇 潘立勇
  • 2 篇 李康平
  • 2 篇 张三元
  • 2 篇 许先春
  • 2 篇 罗建文
  • 2 篇 李承贵
  • 2 篇 张培炎
  • 2 篇 曹明升

语言

  • 2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核心范畴"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论变迁中的当代中国法学核心范畴
收藏 引用
法学评论 2020年 第2期38卷 1-10页
作者: 童之伟 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权利义务的核心范畴地位获得了法理学教材体系的普遍认同,但宪法学和公法学教材对它的认同度不高。近二十年来,法理学者在研究现实法律问题、甚至做全局性论述的时候,逐渐形成了放弃权利义务中心,代之以权利权力中心的选择倾向。新倾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康定斯基抽象美学与中国画写意美学核心范畴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 第11期 90-95页
作者: 孙晓娜 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西方现代抽象主义艺术的奠基人康定斯基的抽象美学与中国画写意美学均具有"主体性""表现性"的审美特征,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其美学核心范畴可以发现,滋生中西艺术美学文化土壤的不同造就了二者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逻辑主线、创新方法与实践指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几个核心范畴的辨析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0年 第1期30卷 168-172页
作者: 黎康 赵美岚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为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原理共同构成。在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一系列范畴中,"发展"、"结合"与"民生"是起着骨架作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5年 第2期 36-40页
作者: 郑土有 复旦大学中文系
"孝"的观念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宗法家族制度中得以确立和体系化。两千多年来,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的共同构建了"孝"的道德网络和行为模式。以"孝"为中心,形成了一整套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寓言·本色·意境 ——中国戏剧核心范畴研究
寓言·本色·意境 ——中国戏剧核心范畴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汉光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寓言、本色、意境是中国戏剧的三大核心范畴。寓言是表达戏剧观念的范畴,体现对戏剧体式特征、艺术属性、功能价值的认识,居于我国戏剧理论体系的起点和灵魂地位;本色是关于中国戏剧形态风格的范畴,体现我国戏剧的体式形态特征;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法理学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兼与童之伟教授商榷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0年 第1期 149-162页
作者: 刘旺洪 张智灵 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
本文认为童之伟教授关于法理学范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他认为法理学的核心范畴是作为权利与权力统一体的社会整体权利(或称之为"法权")是不科学的。法理学的核心范畴应当是具有普遍性、高度抽象性和简洁性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
收藏 引用
宗教学研究 1996年 第1期 19-26页
作者: 潘显一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潘显一梁启超先生确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文化之先驱,也是开“丑陋的中国人”之议论先河的人。不过,他也有千虑一失的时侯。他认为,“欧美人高尚之目的不一端,以吾测之,其最重要者,则好美之心其一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学理论核心范畴群的逻辑建构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2期16卷 22-30页
作者: 曾永成
一、由“典型”问题讨论引出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面向不断发展的文学实际,综合地吸取东西方古今文学理论的精华,以逐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个过程,离不开对自身理论流行阐释的反思,也离不开对其范畴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伦理的核心范畴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1998年 第4期 12-17,1页
作者: 赵骏河 韩国孟子学会
提起传统伦理道德就认为是陈腐观念,说起外来文化思想就当作新鲜进步之物,持此观点的人不在少数。10年前在市民会馆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伦理学专业的教授发表了题为《传统伦理与现代》的讲演,他说:“仅以传统伦理中的五伦为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道与神道——中日民族宗教核心范畴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1992年 第3期 49-54页
作者: 李甦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它诞生在黄土地上,被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因而,道教思想浸润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民风习俗诸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华夏特征的民族宗教文化。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