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5 篇 期刊文献
  • 22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6 篇 文学
    • 12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0 篇 教育学
    • 20 篇 教育学
  • 11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0 篇 法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政治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公安学
  • 8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7 篇 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美术学
  • 4 篇 工学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97 篇 梁鸿
  • 22 篇 《中国在梁庄》
  • 18 篇 非虚构
  • 14 篇 《出梁庄记》
  • 14 篇 非虚构写作
  • 13 篇 梁庄
  • 12 篇 《神圣家族》
  • 11 篇 中国
  • 10 篇 孟光
  • 10 篇 乡土文学
  • 7 篇 非虚构文学
  • 6 篇 乡土
  • 6 篇 故事
  • 5 篇 后汉书
  • 5 篇 知识分子
  • 5 篇 乡土中国
  • 5 篇 梁庄系列
  • 5 篇 《梁庄十年》
  • 5 篇 “梁庄系列”
  • 4 篇 《人民文学》

机构

  • 7 篇 河南大学
  • 6 篇 信阳师范学院
  • 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6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中国作家协会
  • 4 篇 黑龙江大学
  • 4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3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杭州师范大学
  • 3 篇 宝鸡文理学院
  • 3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 篇 赣南师范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文艺报》
  • 2 篇 兰州大学

作者

  • 13 篇 梁鸿
  • 6 篇 徐洪军
  • 3 篇 何平
  • 3 篇 梁鸿鹰
  • 3 篇 李敏
  • 2 篇 xu hongjun
  • 2 篇 叶君
  • 2 篇 余梦月
  • 2 篇 阎连科
  • 2 篇 宋佳仪
  • 2 篇 项静
  • 2 篇 hong zhigang
  • 2 篇 邱华慧
  • 2 篇 颜光洁
  • 2 篇 徐勇
  • 2 篇 罗屿
  • 2 篇 张丽军
  • 2 篇 xiang jing
  • 2 篇 徐公持
  • 2 篇 王海涛

语言

  • 1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梁鸿"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身体的疼痛与创伤——论梁鸿的女性乡土创作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动态 2025年 第3期 57-63页
作者: 杨森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东广州510320
梁鸿的乡土文学创作,在其早期非虚构力作《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中,凭借纪实笔触与深刻的身体意象描绘,生动展现了当代乡土社会的真实境遇,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乡土问题的再度审视。在其创作的中后期作品《神圣家族》《梁光正的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鸿论--知识分子返乡书写症候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 第10期 98-118页
作者: 邓小燕 武汉大学文学院 430000
最近十年(2011-2021),梁鸿围绕梁庄创作了三部“非虚构”作品和三部虚构作品(小说),记录了现代化冲击下乡村的全面崩溃,这些作品在激发公众关注乡村热情的同时,也固化了农村衰落的刻板印象。究其因,在于梁鸿想象乡村的方式:梁鸿尝试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鸿的美学坐标:上升与拓展——以《四象》为论述中心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20年 第5期 137-142页
作者: 曹霞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野草·题辞》从非虚构到虚构,从《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到《神圣家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鸿乡土书写中的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9年 第4期 157-160页
作者: 姬亚楠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梁鸿的作品以平实而又深沉的叙述,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破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衡,以及作家对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反思。作品中新、老两代农民的身份认同存在巨大差异:老一代农民认同自己的"农民"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问题意识与叙事问题——论梁鸿的梁庄书写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20年 第4期 111-116页
作者: 刘杨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
梁鸿的梁庄书写在非虚构写作中颇具代表性。她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客观现实,以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统摄梁庄的人物与细节,将之降解为论述问题的材料。梁鸿试图从个体经验直接透视“中国”的现实问题,而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中,难免执于一端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鸿长篇小说《四象》的现代主义艺术创新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21年 第3期 150-156页
作者: 徐洪军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四象》之于梁鸿,不仅意味着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情感慰藉,更意味着虚构艺术的创制和小说家身份的认同。作者不仅加强了小说内容的虚构性,而且从结构、视角和语言三个方面极力凸显其现代主义属性。题记暗示了小说的内在结构,多声部内心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返”为何艰难?——论梁鸿返乡书写中的内在张力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20年 第5期 143-148页
作者: 宋佳仪 潘家恩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在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梁鸿已然完成了从学者到作家身份的转型。从具有纪实色彩的"梁庄系列"到如今文学性浓厚的《四象》,梁庄作为其文学书写的载体,始终承载着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梁庄之所以能够酝酿为独特的叙述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鸿之鸿
收藏 引用
扬子江(评论) 2018年 第1期 34-36页
作者: 李洱 中国现代文学馆
这题目模仿的是梁鸿的最新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鸿者,大雁也。选择一个名字,就是选择一种命运。如果连续两次选择一个名字,那就是认定了一种命运。梁鸿原名海青。海青,也是一种大鸟。李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海青就是海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梁鸿《五噫歌》被禁真相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上旬) 2005年 第9期 138-139页
作者: 李桂荣 临沂师范学院
梁鸿,字伯鸾,东汉扶风平陵(治所在今咸阳西北)人.他生活在产生众多'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隐士时代,他本人也是个一心向往寂寞的人.大约过了而立之年,携带新婚不久的妻子,就在离故乡不远的霸陵山中,隐居了20多年.大概就在60岁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象》之“象”与梁鸿的叙事突破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 2020年 第2期 132-138页
作者: 李雅妮 彭岚嘉 兰州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推出"人民大地·行动者计划",所开设的"非虚构"专栏引发了非虚构写作潮流。作为"行动者"之一的梁鸿从专事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的学者转型成为作家,她很快以《梁庄》《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