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3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学位论文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 篇 农学
    • 1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林学
  • 6 篇 理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3 篇 工学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28 篇 森林动态样地
  • 4 篇 生境异质性
  • 4 篇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3 篇 径级结构
  • 3 篇 径级
  • 3 篇 冰雪灾害
  • 3 篇 生物多样性
  • 3 篇 物种多样性
  • 2 篇 常绿阔叶林
  • 2 篇 木本植物幼苗
  • 2 篇 物种共存
  • 2 篇 林窗
  • 2 篇 空间格局
  • 2 篇 群落结构
  • 2 篇 古田山
  • 2 篇 长白山
  • 2 篇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
  • 1 篇 亚热带
  • 1 篇 生态位分化
  • 1 篇 功能多样性

机构

  • 10 篇 浙江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3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2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2 篇 洛阳市嵩县五马寺...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 篇 河南农业大生命科...
  • 1 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
  • 1 篇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
  • 1 篇 洛阳市林业局
  • 1 篇 浙江省植物学会
  • 1 篇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
  • 1 篇 理县环境保护和林...
  • 1 篇 德兴市林业局
  • 1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1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 篇 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5 篇 于明坚
  • 3 篇 郝占庆
  • 3 篇 原作强
  • 3 篇 金毅
  • 3 篇 王绪高
  • 3 篇 米湘成
  • 3 篇 蔺菲
  • 2 篇 叶吉
  • 2 篇 李培坤
  • 2 篇 张昭臣
  • 2 篇 王庆刚
  • 2 篇 姚成亮
  • 2 篇 mingjian yu
  • 2 篇 叶永忠
  • 2 篇 仲磊
  • 2 篇 张磊
  • 2 篇 xiangcheng mi
  • 1 篇 阿尔达克.阿庆
  • 1 篇 任海保
  • 1 篇 江明喜

语言

  • 2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森林动态样地"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基于浙江乌岩岭9ha森林动态样地
收藏 引用
生物多 2015年 第5期23卷 619-629页
作者: 仲磊 张杨家豪 卢品 顾雪萍 雷祖培 蔡延奔 郑方东 孙义方 于明坚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310058 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 中国台湾花莲97401 温州工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温州325028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泰顺325500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321004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区的带性植被,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目前仅有少量分布且主要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共存机制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性非常重要。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森林的物种组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补蚌20公顷森林动态样地的生境分异与树种分布格局研究
补蚌20公顷森林动态样地的生境分异与树种分布格局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胡跃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背景:热带雨林树种如何共存这一生态学问题已困扰了生态学家一百多年。各种假说如生态位分化假说、中性假说和密度制约假说等不断被提出,其中生态位分化假说和中性假说普遍被生态学家们所接受。为了验证这些假说,传统的生态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7年 第2期53卷 10-18页
作者: 姚兰 艾训儒 易咏梅 黄永涛 冯广 刘峻城 湖北民族学院林学园艺学院 恩施445000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100083
【目的】分析鄂西南森林动态样地内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更新动态及生物多性维持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热带森林科学中心森林动态监测(大)建设与监测技术规范,于2014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童常绿阔叶林定居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关联
收藏 引用
生物多 2017年 第1期25卷 11-22页
作者: 刘何铭 马遵平 杨庆松 方晓峰 林庆凯 宗意 阿尔达克.阿庆 王希华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200241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浙江宁波315114
群落幼苗的更新过程是维持群落物种共存的关键环节,其中幼苗成功定居后的发展阶段是群落幼苗更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群落可繁殖个体补充格局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相比于新生幼苗,群落内定居幼苗短期死亡率相对较低,需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山常绿阔叶林甜槠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分析
收藏 引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43卷 77-84页
作者: 许宝坤 许晓岗 李垚 李小东 陈水飞 丁晖 蒋晓辉 苟凌晨 方炎明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7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武夷山国家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园林局 安徽黄山245800
【目的】探讨黄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以及种间关联性。【方法】以黄山常绿阔叶林10.24 hm^2动态监测为对象,在调查基础上,通过重要值排序确定了14个优势种,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树木短期死亡动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 第2期24卷 303-310页
作者: 张昭臣 郝占庆 叶吉 蔺菲 原作强 邢丁亮 师帅 王绪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试验室 沈阳11016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以长白山次生杨桦林5hm2为对象,以2005和2010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了2005—2010年间主要树种的组成、数量,死亡个体的径级分布,以及不同生境类型下主要树种的更新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树木胸径(DBH)≥1cm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南木札岭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特征及主要乔木空间分布格局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 第11期40卷 1179-1188页
作者: 陈云 王婷 李培坤 姚成亮 袁志良 叶永忠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郑州450002 河南农业大生命科学学院 郑州450002 洛阳市嵩县五马寺林场 洛阳471400
以木札岭世界质公园3 hm2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胸径结构、群落分类和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内共有木本植物31科52属85种,以蔷薇科、桦木科、卫矛科、忍冬科、杨柳科和槭树科为主,锐齿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动态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1年 第11期40卷 3501-3511页
作者: 赵广东 陈健 许格希 马凡强 杨洪国 史作民 刘顺 熊凯 张运 薛樵 刘千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四川米亚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四川理县62310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理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 四川理县623100 阿坝州林业与草原科学技术研究所 四川汶川623000
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川西米亚罗林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了更好了解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依据美国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TFS)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建设标准,于2016—2019年在四川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激光雷达点云密度对森林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3年 第2期43卷 681-692页
作者: 王舶鉴 蔺菲 房帅 王宁宁 胡天宇 任海保 米湘成 林露湘 原作强 王绪高 郝占庆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23 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勐腊666303 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129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冠层结构为森林生态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近面激光雷达相比于固定翼有人机的机载激光雷达,能够更加灵活高效获取森林群落高密度点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局部低密度点云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大平台研究种子植物区系
收藏 引用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年 第6期33卷 615-621页
作者: 裴男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520
大型固定是研究生物多性、群落系统演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平台。本文选取西双版纳、鼎湖山、古田山和长白山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森林,按照吴征镒等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大种子植物科、属和种三个层次的分布区类型。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