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林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主题

  • 6 篇 次生白桦林
  • 3 篇 长白山
  • 2 篇 群落演替
  • 1 篇 土壤养分
  • 1 篇 穿透雨
  • 1 篇 径级结构
  • 1 篇 原始红松林
  • 1 篇 树干径流
  • 1 篇 改造
  • 1 篇 物种多样性
  • 1 篇 林冠截留
  • 1 篇 昆虫
  • 1 篇 次生针阔混交林
  • 1 篇 原始阔叶红松林
  • 1 篇 环境因子
  • 1 篇 经营
  • 1 篇 栽针保阔
  • 1 篇 资源
  • 1 篇 空间分布格局
  • 1 篇 数量特征

机构

  • 2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1 篇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 1 篇 吉林省长白山植物...
  • 1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1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 篇 北华大学

作者

  • 2 篇 蔡体久
  • 1 篇 zhao xiu-hai
  • 1 篇 李江楠
  • 1 篇 代力民
  • 1 篇 li jiangnan
  • 1 篇 qin liwu
  • 1 篇 xiao ying
  • 1 篇 朱道光
  • 1 篇 赵秀海
  • 1 篇 harbin 150040 ch...
  • 1 篇 尹航
  • 1 篇 cai tijiu
  • 1 篇 ren xiao-xu cai ...
  • 1 篇 谢小魁
  • 1 篇 于大炮
  • 1 篇 肖影
  • 1 篇 苏东凯
  • 1 篇 赵伟
  • 1 篇 王笑峰
  • 1 篇 孟庆繁

语言

  • 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次生白桦林"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栽针保阔对天然次生白桦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通报 2009年 第4期40卷 781-783页
作者: 任晓旭 蔡体久 谭晓京 王笑峰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在东北东部山区,选择对天然白桦次生林进行"栽针保阔"人为干扰后形成的人工红松白桦混交林和天然白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统计学,研究分析两林型内表层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养分指标在两林型内(除有效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次生白桦林数量特征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 第10期37卷 1-4页
作者: 苏东凯 谢小魁 刘正纲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对长白山1hm2次生白桦林样地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活立木2550株,分属于14科23种;从株密度、平均胸径及胸高断面积等分析看,白桦和落叶松在林分中占有绝对优势;样地内所有林木的径级分布为"S"型,白桦、落叶松和红松的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次生白桦林不同演替阶段环境因子特征
收藏 引用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15卷 655-660页
作者: 赵莹 李晓杰 金慧 尹航 赵伟 秦立武 李江楠 肖影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长白山植物(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实验室 吉林二道白河133613
通过野外环境因子监测,分析研究了长白山次生白桦林不同演替阶段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演替是环境因子指标变化的主导因素;林内空气温度、林内空气温度日振幅和相对湿度日振幅随群落演替下降,光合有效照度和相对湿度随群落演替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始红松林和次生白桦林降雨截留分配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年 第6期4卷 61-65页
作者: 蔡体久 朱道光 盛后财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哈尔滨150040
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97场的降雨测定,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在生长季内的林冠截留量为98.68mm,占同期降雨量的19.61%,是次生白桦林的1.3倍。与全国其他森林类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次生白桦林的经营改造
收藏 引用
林业月报 2000年 第3期 24-24页
作者: 刘玉强 战立新
来源: 评论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的昆虫多样性
收藏 引用
昆虫学报 2009年 第11期52卷 1236-1243页
作者: 贾玉珍 赵秀海 孟庆繁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华大学林学院 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昆虫多样性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研究昆虫群落变化与生境演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网捕、灯诱和诱捕法系统调查了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次生白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阔叶红松林)昆虫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