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3 篇 期刊文献
  • 5 册 图书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9 篇 历史学
    • 74 篇 中国史
    • 25 篇 考古学
    • 7 篇 世界史
  • 61 篇 法学
    • 40 篇 社会学
    • 15 篇 政治学
    • 9 篇 民族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0 篇 文学
    • 2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2 篇 教育学
    • 20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8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10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7 篇 艺术学
    • 4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美术学
  • 5 篇 理学
    • 5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249 篇 武帝
  • 30 篇 司马迁
  • 17 篇 董仲舒
  • 16 篇 曹操
  • 16 篇 匈奴
  • 16 篇 汉书
  • 16 篇 《汉书》
  • 16 篇 《史记》
  • 14 篇 三国志
  • 13 篇 公元前
  • 10 篇 后汉书
  • 8 篇 史记
  • 8 篇 西汉
  • 8 篇 皇帝
  • 8 篇 司马相如
  • 8 篇 刘裕
  • 7 篇 太子
  • 7 篇 公孙弘
  • 7 篇 上林苑
  • 7 篇 《资治通鉴》

机构

  • 3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淮阴市广播电视大...
  • 1 篇 中国人民银行滨州...
  • 1 篇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
  • 1 篇 中央文献研究室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江苏师范大学
  • 1 篇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
  • 1 篇 湘潭师范学院
  • 1 篇 广东花城出版社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北京图书馆
  • 1 篇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6 篇 何必如
  • 3 篇 韩国良
  • 3 篇 王云五
  • 3 篇 刘晓达
  • 2 篇 何梅琴
  • 2 篇 刘明
  • 2 篇 顾农
  • 2 篇 孙忠家
  • 2 篇 李宪忠
  • 2 篇 han guoliang
  • 2 篇 杨鲁安
  • 2 篇 张同恺
  • 2 篇 张斌荣
  • 2 篇 汤其领
  • 2 篇 冯磊
  • 2 篇 孟晋
  • 1 篇 刘大悲
  • 1 篇 华世銧
  • 1 篇 李存霞
  • 1 篇 于涛

语言

  • 24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武帝"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一部倾向統一的正史——唐李延寿的《南史》《北史》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 第1期11卷 55-65页
作者: 高国抗
《南史》80卷,记事起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尽南朝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的兴亡,共170年的历史。《北史》100卷,起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尽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记述北朝魏(包括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柱山摩崖刻石考略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3年 第1期 84-91页
作者: 崔传富 山东平度市博物馆
公元五一0年,亦即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五十五岁的郑道昭出任光州刺史、平东将军。光州统领三郡十四县,所辖面积即今天的胶东半岛,任所在今莱州市政府所任地。
来源: 评论
论晋末宋初诗人谢瞻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2期 30-37页
作者: 李世萼
过去一些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往往只写各个时代的大诗人、大作家,缺乏对文学演变过程的分析,看不出文学发展的轨迹。忽略对不少诗人和作家的研究,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晋末宋初的谢瞻就是被人们忽视的重要诗人。他是“当时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与清水凯夫先生论《文选》编者问题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1993年 第1期 39-45页
作者: 顾农
关于《文选》的编者,笔者相信传统的看法,曾在一篇谈萧统的文学趣味与《文选》选文趋向的文章中说过,“《文选》虽然并非萧统一个人独自完成的,他手下的文人学士如刘孝绰等人在编务方面大约做过不少事情,但无可怀疑的是《文选》本身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汉吏道简论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5期26卷 82-87页
作者: 高卫星
在西汉官吏选拔制度中,“吏道”(即由吏入仕为官)既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其他官吏选拔方式中的重要程序。宋人苏东坡认为,汉代官吏“出于郡县吏”。尽管此话难免有以偏盖全之嫌,但也基本符合西汉的实际。然而,千百年来,苏东坡的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哀帝罢撤乐府的前因后果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8年 第3期 81-86页
作者: 张斌荣
来源: 评论
崇儒融道──晋初思想论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1998年 第4期 112-117页
作者: 刘运好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如何恢复汉魏以来业已崩溃的儒学论理思想体系,援老庄人儒,以淳朴世风,从而建立起一支以外儒内道为理想人格模式的士族官僚队伍,是晋初思想家讨论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晋初思想家所企望建立的崇懦融道的思想并未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长生殿的两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4期32卷 66-71页
作者: 赵克尧
一、长生殿与道教长生思想的关系中唐诗人王建《晓望华清宫》云:“晓来楼阁更鲜明,日出阑干见鹿行。武帝自知身不死,看修玉殿号长生。”诗中的“武帝”,影射唐玄宗,指出他具有长生的道教思想,长生殿命名也由此而来。但最早将两者结合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1999年 第5期 134-136页
作者: 马雪芹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
来源: 评论
《史记》太初以后记事特征初探
收藏 引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 第1期 91-96页
作者: 赵生群
《史记》记事以太初为下限,作者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太史公自序》等篇中曾反复交代和强调。但在今本《史记》中,却有少数篇什记事超出太初断限。太初以后的一些事件,究竟是作者附记,还是后人增窜?目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