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12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 1 册 图书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2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00 篇 文学
    • 57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0 篇 新闻传播学
    • 6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62 篇 教育学
    • 248 篇 教育学
    • 11 篇 体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9 篇 艺术学
    • 7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2 篇 美术学
    • 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54 篇 法学
    • 31 篇 社会学
    • 10 篇 法学
    • 8 篇 政治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公安学
  • 54 篇 管理学
    • 23 篇 公共管理
    • 16 篇 工商管理
    • 1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9 篇 历史学
    • 44 篇 中国史
    • 8 篇 考古学
  • 26 篇 经济学
    • 22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10 篇 工学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9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5 篇 农学
    • 2 篇 畜牧学

主题

  • 1,218 篇 武松
  • 226 篇 《水浒传》
  • 166 篇 潘金莲
  • 136 篇 宋江
  • 131 篇 西门庆
  • 99 篇 水浒传
  • 94 篇 老虎
  • 81 篇 英雄
  • 77 篇 鲁智深
  • 76 篇 《水浒》
  • 62 篇 李逵
  • 56 篇 林冲
  • 53 篇 章回小说
  • 48 篇 故事
  • 45 篇 施耐庵
  • 38 篇 阳谷县
  • 37 篇 武大郎
  • 37 篇 金圣叹
  • 36 篇 蒋门神
  • 34 篇 盖叫天

机构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4 篇 扬州大学
  • 3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3 篇 渤海大学
  • 2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财经报
  • 2 篇 山西省太原大学
  • 2 篇 中国作协
  • 2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2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2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2 篇 香港某传媒集团北...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 篇 曲靖师范学院

作者

  • 14 篇 汪远平
  • 11 篇 鲍鹏山
  • 8 篇 狄马
  • 7 篇 盖叫天
  • 5 篇 侯国平
  • 5 篇 马德
  • 5 篇 张振刚
  • 5 篇 曲家源
  • 4 篇 龚义江
  • 4 篇 罗庆朴
  • 4 篇 王学泰
  • 4 篇 安立志
  • 4 篇 王大伟
  • 4 篇 赵杰
  • 4 篇 欧阳健
  • 3 篇 德兰之美
  • 3 篇 李开周
  • 3 篇 张剑峰
  • 3 篇 穆永瑞
  • 3 篇 彭兆棨

语言

  • 1,21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武松"
12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武松的现代生活
收藏 引用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25年 第1期 16-17页
作者: 任思铭 波比(图) 任建蓉(指导)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火花第三小学 不详
本文为课堂内外“创星小作家”征文活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悦读榜样·追光未来”专场“金笔小作家”作品创星小作家话说武松辗转来到南充,凭借卓越的武艺,很快便在白马湖地区名声大噪。这一天,他宣布要在白马湖畔开设“武松武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浒传》与《金瓶梅》中武松形象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长江小说鉴赏 2025年 第6期 15-18页
作者: 郑圻真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水浒传》和《金瓶梅》都是以描写社会现实和生活为主题的长篇巨著,两书都塑造了武松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但由于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创作目的也不一样,因此在塑造武松形象时也表现出了很大差异。本文主要从《水浒传》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松的文化遭遇——兼谈“侠”的共轭现象与抛物线滑落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2015年 第3期42卷 140-146页
作者: 石松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扬州225002
在中国古代,"侠"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抛物线状态,《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这个抛物线的最高点。就武松本身而言,他又是一个英雄与反英雄"共轭"的艺术形象。因此,以"武松"的文化遭遇为例,进而研究中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松杀奸非关爱——兼与王国雄同志商榷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1993年 第3期 210-217,209页
作者: 郭浩帆 济南大学中文系
武松杀奸”是《水浒传》中一场精彩的重头戏.也是促使武松投奔梁山,走上起义道路的重要契机.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把它看作一个纯粹的复仇故事,认为作者意在借此表现武松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耿耿清名.《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4期载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松没有绰号
收藏 引用
读书 1991年 第11期 96-108页
作者: 林斤澜
今年《文汇报》扩大版副刊“随笔”上,有汪曾祺的《“水浒”人物的绰号》两篇文章,谈到“拚命三郎石秀”,说“‘拚命’和‘三郎’放在一起,便产生一种特殊的意境,产生一种美感。”“中国语言往往反映出只可意会的、潜在复杂的社会心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松到盗跖:近代淮北地区的暴力崇拜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24卷 16-28页
作者: 马俊亚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明中后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衰退,淮北地区的文化经历了剧烈的逆向转型。由于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社会管理失序,原来的诗书礼乐之地,演变为崇尚暴力的文化瘠土。对武松和盗跖的崇拜就是这一转型的典型反映。这种崇拜一方面反映了不能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武松形象的时代意蕴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 2001年 第1期 92-95页
作者: 惠继东 宁夏固原师专中文系!756000
武松形象是人物研究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这一形象自问世以来,论者对其看法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综合这些看法,大致可归结为两种:一是传奇式英雄,'天人'的形象;二是恩仇意识强烈,个人复仇典型.这两种带有过高赞誉和过低贬抑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谈《水浒传》《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 2013年 第3期 82-92页
作者: 魏文哲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金瓶梅》沿袭了《水浒传》里武松的故事,并稍微作了一些改动。这些改动有得有失,总体上看失大于得。这两部小说中的武松形象有所不同:《水浒传》里的武松仁义礼智勇兼备,而《金瓶梅》里的武松则有点卤莽,任性,自私自利。
来源: 评论
潘金莲、武松新论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1990年 第12期 40-45页
作者: 龚维英
潘金莲这个妖丽的女性,始见于《水浒传》;再经《金瓶梅》的张扬,芳名不胫而走。对她的品评,见解亦千差万别。她以淫乱著称,和打虎英雄武松之间,也存在微妙关系。 现在,我们拟由爱情心理学角度,对潘金莲和武松的形象,作出迥异于昔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于相同处见不同——从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看《水浒传》的细节描写
收藏 引用
飞天 2010年 第16期 31-32页
作者: 娄性诚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著名小说戏曲理论家金圣叹对情节'犯'与'避'的艺术处理做出了高度评价:'如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江州城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何涛捕盗后,又写黄安捕盗;林冲起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