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1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 2 篇 学位论文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1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 篇 法学
    • 24 篇 政治学
    • 2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社会学
    • 2 篇 法学
  • 32 篇 历史学
    • 3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21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新闻传播学
  • 18 篇 教育学
    • 18 篇 教育学
  • 10 篇 艺术学
    • 10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建筑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主题

  • 119 篇 武训传
  • 33 篇 《武训传》
  • 9 篇 武训精神
  • 8 篇 李士钊
  • 8 篇 赵丹
  • 8 篇 胡风
  • 8 篇 文章
  • 7 篇 批判运动
  • 6 篇 上海
  • 6 篇 昆仑影业公司
  • 6 篇 文艺创作
  • 6 篇 毛泽东文艺思想
  • 6 篇 武训历史调查记
  • 6 篇 陶行知
  • 5 篇 毛泽东
  • 5 篇 夏衍
  • 5 篇 影片
  • 5 篇 周扬
  • 4 篇 袁水拍
  • 4 篇 郭沫若

机构

  • 3 篇 《人民日报》
  • 2 篇 《解放军报》社
  • 1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 篇 局长兼馆长、副研究...
  • 1 篇 山东聊城市档案局
  • 1 篇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泰山学院
  • 1 篇 太原师范学院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南京晓庄学院
  • 1 篇 北京市陶行知中学
  • 1 篇 柳州财经学校
  • 1 篇 安徽省教育厅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1 篇 山东聊城师范学院
  • 1 篇 苏州大学
  • 1 篇 西北民族大学
  • 1 篇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

作者

  • 3 篇 钱江
  • 3 篇 邢培华
  • 2 篇 吕孟禧
  • 2 篇 张经济
  • 2 篇 唐刃
  • 2 篇 朱悦华
  • 2 篇 李庄
  • 2 篇 吴中任
  • 2 篇 杨剑龙
  • 2 篇 刘向上
  • 2 篇 孙磊
  • 1 篇 吴质富
  • 1 篇 杨兴成
  • 1 篇 戴向青
  • 1 篇 李希凡
  • 1 篇 西南人民出版社编...
  • 1 篇 杨宪益
  • 1 篇 柳兴华
  • 1 篇 张庆香
  • 1 篇 傅军

语言

  • 1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武训传"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关于《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  第1版
关于《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
收藏 引用
1951年
作者: 西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
来源: 评论
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
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研究——从历史语境的角度
收藏 引用
作者: 杨俊 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本文从历史语境的角度,对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在批判过程中,人们纷纷把“错误”归罪于“小资产阶级创作方法”,以及对这种创作方法的纵容,从而导致了随之而来的文艺界整风学习运动,文艺界实质上也就开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民日报》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收藏 引用
新闻与播研究 1989年 第1期 1-18页
作者: 袁晞
195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社论《应当重视电影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讨论》严厉批判电影《武训传》,同时也彻底否定了的思想和行为,给当时正为和《武训传》叫好的思想文化界当头一棒。不久,知情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郭沫若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收藏 引用
百年潮 2005年 第11期 32-35页
作者: 冯晓蔚
  1951年5月,毛泽东对电影的批判,是场突如其来,波及全国的批判运动,第一次震惊了中国知识界、文艺界,也震惊了郭沫若.郭沫若为什么震惊,是因为他原本是行乞办"义学"的肯定者.……
来源: 评论
漂浮的能指 ——《武训传》批判的话语分析
漂浮的能指 ——《武训传》批判的话语分析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庆香 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是清末山东一个行乞兴学的乞丐,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初期、新时期对其话语言说可谓截然不同。而这种种话语言说都是从特定的话语系统出发为阐述某种观念对其生平片段的论述。根据其事迹拍摄成的电影《武训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武训传》批判
收藏 引用
粤海风 2009年 第1期 21-26页
作者: 罗艺军
建国之始,百废待兴。此刻的毛泽东虽日理万机,却将关注焦点聚集在一部影片,一个历史上的小人物身上。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以社论的方式发表了毛泽东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把问题性质定性到十分严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以为——对批判和电影《武训传》的再认识
收藏 引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2期 28-35页
作者: 晁栋
1957年,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对和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运动。尽管这场运动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的,而实际却是一场被称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三十五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这场运动是错误的,至少是过头的。我们没有必要在建国之初,正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必须重新评价电影《武训传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1986年 第2期 78-83页
作者: 刘劲柏
一九五一年五月,全国展开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这本来是一场关于学术问题的讨论,但后来却搞成了大规模的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因此,许多重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不切实际地给《武训传》作出了不恰当的结论。笔者认为,今天重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
收藏 引用
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 第3期 49-61页
作者: 范际燕
自去年以来,有几家报刊陆续刊载了一些要求为和电影《武训传》“平反昭雪”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主要是呼吁对《武训传》问题进行学术性探讨,但也颇不乏明确直率的观点。例如有的同志就说,“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伟大的教育实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和电影《武训传》的评论(来信来稿综述二)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1981年 第1期 35-40页
作者: 马厚文
自本刊1980年第四期刊载了张经济同志的《希望给平反》、第五期又刊载了《关于和电影〈武训传〉的评论》的文章后,不少读者纷纷来信来稿,对历史人物、电影《武训传》及有关的问题,又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现将其主要论点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