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8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学位论文
  • 6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2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0 篇 法学
    • 49 篇 民族学
    • 21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1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9 篇 教育学
    • 22 篇 教育学
    • 7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9 篇 历史学
    • 20 篇 中国史
    • 16 篇 考古学
  • 28 篇 艺术学
    • 11 篇 美术学
    • 8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艺术学理论
  • 26 篇 管理学
    • 10 篇 工商管理
    • 9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5 篇 经济学
    • 15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4 篇 工学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哲学
    • 9 篇 哲学
  • 5 篇 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农学
  • 2 篇 医学

主题

  • 224 篇 民俗传统
  • 6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6 篇 民间文化
  • 5 篇 传统节日
  • 5 篇 民俗文化
  • 5 篇 春节
  • 5 篇 民俗学研究
  • 4 篇 日本
  • 4 篇 日常生活
  • 4 篇 地域文化
  • 4 篇 中国
  • 4 篇 端午节
  • 4 篇 月圆之夜
  • 3 篇 文化生活
  • 3 篇 历史进程
  • 3 篇 乡村振兴
  • 3 篇 民俗活动
  • 3 篇 除夕
  • 3 篇 公共设施
  • 3 篇 古今结合

机构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山东大学
  • 4 篇 东北财经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 篇 赣南师范学院
  • 2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2 篇 太原工业学院
  • 2 篇 河北科技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2 篇 郑州大学
  • 2 篇 天津工业大学
  • 2 篇 徐州师范大学
  • 2 篇 徐州工程学院
  • 1 篇 新沂市教师发展中...
  • 1 篇 美国加州大学
  • 1 篇 云南省普洱市江城...
  • 1 篇 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

  • 4 篇 李锋传
  • 4 篇 萧放
  • 3 篇 穆昭阳
  • 2 篇 涂俊明
  • 2 篇 王远昌
  • 2 篇 肖复兴
  • 2 篇 熊术新
  • 2 篇 段金娟
  • 2 篇 林继富
  • 2 篇 孙田成
  • 2 篇 孙红
  • 2 篇 颜慧
  • 2 篇 霍雯
  • 2 篇 普川
  • 1 篇 莫幼群
  • 1 篇 余佳
  • 1 篇 黄梦阮
  • 1 篇 赵娜
  • 1 篇 徐滔
  • 1 篇 贺冬梅

语言

  • 2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俗传统"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记录民俗学:民俗学研究范式创新的基础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 第7期 157-157页
作者: 林继富 不详
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民俗生活的变化需要民俗学方法论的革新及理论指导,从根本上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话语体系建设。在众多中国民俗学研究方法中,记录民俗学成为民俗学学科范式创新的基础。记录民俗学具备以下科学要素:地方感,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女神信仰民俗和转型社区生活共同体重塑——以温州S村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1期43卷 52-58页
作者: 陈秋 温州市行政学院 浙江温州325000
城镇化农村社区转型过程,各类民间信仰及其民众的信仰民俗生活都经历了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温州S村女神信仰民俗生活培育了当地妇女各类日常生活互动模式;妇女们创造了两性共同参与的日常闲暇生活新模式、新民俗,并不自觉地实践了转型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美术样式中的隐喻意义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17年 第10期 134-134页
宋蓓蓓在《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美术样式中的隐喻意义研究》一文中认为,研究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美术样式中的隐喻意义,可探寻树形图案在中国民间民俗艺术中的特殊作用。作者结合民俗传统,以民间艺术作品实例为切入点,探析树形图案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哭丧的女人
收藏 引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6年 第4期 100-114页
作者: 少一 湖南省石门县公安局
红白喜事,历来是乡土中国人生旅程中两大重要礼仪。丧事中的繁文缛节,与婚嫁喜事一样具有古老深厚的民俗传统。哭丧女九英婶的哭声送走了神仙湾的很多人。然而,这位职业的哭丧人却无法正大光明地送她的老伴,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为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 2016年 第18期37卷 5-8页
作者: 张海林 储雅珩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300387
目的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民居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方法以关中民俗博物院为例,用其以商养博、异地保护的方法研究民俗艺术保护的模式,进而结合我国农村各地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冀望探究出一系列民俗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新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收藏 引用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 第5期 81-89页
作者: 赵娜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城市水利问题,长期以来是多学科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北京自来水事业自清创立至今已逾百年,其历史既是北京市政基础设施发展与城市近代化的社会变迁史,亦是北京市民对新型生活方式的文化接受史。从现代民俗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视角,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和:少数民族新居笑意浓
收藏 引用
四川省情 2016年 第12期 20-21页
作者: 贾翔 《四川省情》编辑部
“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在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不割断民俗传统的前提下,全域规划、连片推进,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住进了既有本民族特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以河南安阳为例
收藏 引用
决策探索 2016年 第24期 43-44页
作者: 谢梓苏 郑州外国语学校
民俗文化旅游是在一定的民俗事象基础上开展的旅游活动。它以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为载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并让游客积极参与进来,使人们在旅游中感悟文化、在文化中体验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竹大赛 高手云集“炫舞飞铃”
收藏 引用
社区 2016年 第15期 8-9页
5月,一场以“炫舞飞铃一空竹大家都来晒”为主题的百姓抖空竹大赛在上海市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广场举行。这一活动吸引了沪上众多抖空竹高手及社区居民纷纷参与,通过竞技“海选”,决出20名优秀选手。现场气氛热烈,市民们将民俗传统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承历史文化,新中国现代社会治理
收藏 引用
社会与公益 2016年 第7期7卷 53-54页
作者: 余佳
传承历史文化对于创新中国现代社会治理意义重大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师大中社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教授认为,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传统的,今天的社会更重要的理解民俗传统和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变化。现代品格的强调,是民俗学有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