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7 篇 期刊文献
  • 35 篇 学位论文
  • 15 篇 会议
  • 2 篇 报纸
  • 2 篇 科技报告

馆藏范围

  • 3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5 篇 法学
    • 51 篇 民族学
    • 27 篇 社会学
    • 4 篇 政治学
    • 3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公安学
  • 72 篇 文学
    • 4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1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4 篇 历史学
    • 43 篇 中国史
    • 27 篇 考古学
  • 44 篇 哲学
    • 44 篇 哲学
  • 43 篇 艺术学
    • 25 篇 美术学
    • 1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9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3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2 篇 艺术学理论
  • 18 篇 教育学
    • 11 篇 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3 篇 工学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建筑学
  • 7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工商管理
  • 5 篇 理学
    • 3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林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311 篇 民俗信仰
  • 9 篇 民间信仰
  • 7 篇 道教
  • 6 篇 宗教信仰
  • 5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5 篇 图腾崇拜
  • 5 篇 民俗活动
  • 5 篇 文化心理
  • 5 篇 民间宗教信仰
  • 5 篇 传统文化
  • 4 篇 艺术
  • 4 篇 文化内涵
  • 4 篇 民间宗教
  • 4 篇 妈祖文化
  • 4 篇 民间艺术
  • 3 篇 傩面具
  • 3 篇 民俗仪式
  • 3 篇 宇宙
  • 3 篇 万物有灵
  • 3 篇 中国传统文化

机构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4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山西大学
  • 3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3 篇 山西师范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广西师范学院
  • 3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厦门大学
  • 3 篇 大连大学
  • 3 篇 宝鸡文理学院
  • 3 篇 湖南文理学院
  • 3 篇 天津科技大学
  • 2 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2 篇 内蒙古师范大学
  • 2 篇 广州大学
  • 2 篇 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 篇 朱天顺
  • 3 篇 李强
  • 3 篇 龚靖淞
  • 3 篇 翁敏华
  • 2 篇 黄交军
  • 2 篇 王逍
  • 2 篇 宣朝庆
  • 2 篇 刘云生
  • 2 篇 huang jiaojun
  • 2 篇 张西昌
  • 2 篇 刘卫英
  • 2 篇 程国斌
  • 2 篇 郝光耀
  • 2 篇 高寿仙
  • 2 篇 董晓萍
  • 2 篇 li guoying
  • 2 篇 萧放
  • 2 篇 黎立勋
  • 2 篇 莫淦明
  • 2 篇 王燕

语言

  • 310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俗信仰"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民俗信仰价值归位与民法典权利对标——十年来凶宅交易纠纷裁判反思(2010-2019)
收藏 引用
政法论丛 2021年 第4期 114-126页
作者: 刘云生 广州大学法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以民法典实施为背景,以2010-2019年凶宅交易纠纷裁判个案为对象,探讨凶宅禁忌的价值归位、法源归入、权利对标等问题。主张凶宅禁忌包蕴债因性、物权性、人格性三种权利,属于正当的民俗信仰,是民族精神和人格尊严的集中表达,理应归入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俗信仰:两汉文学题材及意蕴呈现的滥觞与基点——以上巳节为典范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16年 第5期36卷 108-113页
作者: 姚圣良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民俗信仰虽悖于正统文化,却有益于文学创作。汉代上巳节开始盛行于世,其主要民俗活动事项诸如水上衅洁、浮枣绛水、文人雅集以及歌舞、游猎等,在汉代文学作品中皆有反映。上巳节民俗信仰乃两汉文学题材内蕴的要素之一,后世之上巳节诗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俗信仰与拳民意识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1991年 第1期 7-8页
作者: 程啸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
研究华北地区的民俗信仰与拳民意识的关系,有助于在史学界对义和团组织和意识的不同研究角度之间,找到某种文化衔接点。民俗信仰是正统宗教和民间宗教所共同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又是后两者之间更替和转换的中间环节。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精神病学与流行性缩阳症:(三)民俗信仰、社会辅导与防治
收藏 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0年 第4期4卷 151-153页
作者: 黎立勋 古治 莫淦明 陈就昌 马传光 梁振满 康苏 广东省缩阳症研究协作组 海南省缩阳症研究协作组
在前文以三个问卷调查的同时,也进行了“民俗信仰量表”调查,以了解有关性、缩阳症及超自然信仰的认识。结果显示,三组比较,总的看并无显著性差异,唯缩阳症组对缩阳症及超自然信仰信念较深,表明缩阳症流行与当地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文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俗信仰与正气力量──谈志怪小说中人的价值
收藏 引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3期 38-41页
作者: 左宏阁
来源: 评论
民俗信仰的治安作用研究
民俗信仰的治安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民间禁忌、信仰性规约、信仰仪式等。民俗信仰具有大众性、底层性、世俗性、功利性、自发性和随意性等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代求雨禳灾叙事的伦理意蕴与民俗信仰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6期 134-140页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辽宁大连116044
遇旱求雨,是明清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而清代求雨禳灾的社会政治伦理整合倾向,首先是皇帝一如既往地成为求雨的正统力量。上行下效,地方官员往往也是求雨责任人,求雨成功,效应远大于勤恳敬业保民的多年辛劳。求雨禳灾叙事中往往充满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俗信仰视角下的胶东花饽饽视觉形象研究
民俗信仰视角下的胶东花饽饽视觉形象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张丽娟 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胶东花饽饽与菏泽面人、郎庄面老虎、济南面塑,共同构成了山东四大面塑。其中,胶东花饽饽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神气候,在题材、内容、造型、设色等视觉形象方面不同于鲁中、鲁西南、鲁西北三个区域的面塑创造。民俗信仰是链接民间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学视域下“老人自死习俗”的民俗信仰本质与文化价值——与基于“食物匮乏”基础上的“野蛮、不孝”说商榷
收藏 引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2期35卷 32-37页
作者: 徐永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十堰442002
基于对自死窑的田野调查和传承人的采访,结合历史文献和人类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老人自死习俗"是基于原始巫术思维而形成的民俗信仰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其历史起因上的食物匮乏说,由这一认识引起的价值判断上的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唐崖土司文化研究献疑--基于民俗信仰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湖北社会科学 2016年 第11期 193-198页
作者: 萧洪恩 侯春燕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基于民俗信仰的视角对唐崖土司遗址进行文化研究,有五个值得探究的文化疑点:从谱学中世代间的时间合理性来看,唐崖覃氏不可能是蒙古遗裔,正史、地方志及民间传说也都未曾提及唐崖覃氏是蒙古遗裔;田氏夫人墓的位置布局体现了田氏牺牲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