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主题

  • 8 篇 民族语言问题
  • 2 篇 社会语言学
  • 2 篇 双语教学
  • 2 篇 少数民族语言
  • 2 篇 前苏联
  • 2 篇 语言关系
  • 1 篇 乌兹别克斯坦
  • 1 篇 应用语言学
  • 1 篇 散论
  • 1 篇 集体项目
  • 1 篇 民族问题
  • 1 篇 少数民族语文
  • 1 篇 双语
  • 1 篇 文化民族主义
  • 1 篇 历史考察
  • 1 篇 盟员共和国
  • 1 篇 少数民族
  • 1 篇 俄语教学
  • 1 篇 语言政策
  • 1 篇 俄罗斯科学院

机构

  • 1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 篇 世界少数民族语文...
  • 1 篇 江西师大政法系

作者

  • 1 篇 沈晋
  • 1 篇 杨艳丽
  • 1 篇 秦楠
  • 1 篇 tian peng
  • 1 篇 陈玫
  • 1 篇 詹真荣
  • 1 篇 何潇
  • 1 篇 孙竹
  • 1 篇 田鹏
  • 1 篇 卢岱
  • 1 篇 m·h·古波格洛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民族语言问题"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苏联民族语言问题的历史与现时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91年 第6期 51-56+60页
作者: 沈晋
苏联有100多个民族,使用近130种语言。作为民族问题的一部分,语言问题从沙俄时期到今天一直存在。最近几年,苏联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冲突迭起。在一些地方,语言问题成为诱发比族冲突的原因之一。例如,在摩尔多瓦共和国,几个民族语言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民族主义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语言问题
收藏 引用
世界民族 2009年 第2期 14-22页
作者: 田鹏 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欧洲研究联合中心
1850年3月,一些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知名知识分子在维也纳签署了《文字协议》,目的是要将同属斯拉夫语族而且十分接近的两种民族语言——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统一起来,并作为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共同语言进行推广。两次世界大战的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前苏联民族语言问题及其政策的历史考察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1994年 第4期14卷 74-79页
作者: 詹真荣 江西师大政法系
对前苏联民族语言问题及其政策的历史考察詹真荣前苏联120多个民族的居民使用130种语言民族语言问题极为复杂,因而民族语言政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前苏共民族问题政策的一个窗口。苏共执政几十年来,在处理国内民族语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民族语言学的某些理论问题——读《民族语文散论》札记
收藏 引用
民族语 1990年 第5期 10-15页
作者: 孙竹 秦楠
民族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至关重要,贾晞儒《民族语文散论》一书涉及许多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本文仅就民族语言的关系、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语言的现状与发展、语言与方言的划分、语言兼用和语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语教学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便利和希望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研究 1995年 第4期 69-74页
作者: 卢岱 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
双语教学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便利和希望[美]M·E·Milliken(白丽珠)翻译卢岱编者按:多年来,M·E·Milliken女士拉抱着一对年幼的儿女随丈夫蹲于我国西南地区,对少数民族现行语言进行了深入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七届应用语言学国际会议
收藏 引用
世界民族 1986年 第4期 76-78页
作者: M·H·古波格洛 何潇
如果认真考察决定某种新学术流派发展的基本趋势,就可以发现这种趋势的特点存在两种直接对立的现象:一是企图依靠划分新的研究领域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是在传统的各科之间产生的边缘学科力求使之一体化。现代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语问题在前苏联及其解体之后
收藏 引用
民族教育研究 1994年 第4期5卷 55-59页
作者: 陈玫
双语问题在前苏联及其解体之后陈玫众所周知,前苏联与我国一样,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当然,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及数量、语言特点、语言政策特别是其实施等等方面的不同,民族语言上的情况会有不少差异。但是,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俄罗斯语言学家孔德拉什金娜来华访问
收藏 引用
民族语 1992年 第4期 6-6页
作者: 杨艳丽
俄罗斯科学院语言民族语言关系研究中心主席、社会语言学家E·A·孔德拉什金娜女士于1992年3月—6月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进行为期3个月的短期访问。她此行的目的是为该中心的集体项目《国外东方国家民族语言问题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