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6 篇 期刊文献
  • 111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7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0 篇 农学
    • 229 篇 作物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7 篇 园艺学
    • 6 篇 畜牧学
    • 6 篇 草学
  • 9 篇 工学
    • 9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态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74 篇 氮素吸收利用
  • 122 篇 产量
  • 45 篇 水稻
  • 33 篇 施氮量
  • 21 篇 品质
  • 19 篇 稻米品质
  • 17 篇 小麦
  • 16 篇 冬小麦
  • 12 篇 玉米
  • 10 篇 氮肥运筹
  • 10 篇 水稻产量
  • 10 篇 氮肥
  • 10 篇 产量形成
  • 9 篇 光合特性
  • 9 篇 干物质积累
  • 8 篇 双季稻
  • 8 篇 春玉米
  • 7 篇 目次
  • 7 篇 品种
  • 7 篇 夏玉米

机构

  • 64 篇 扬州大学
  • 19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17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9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9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9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8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7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6 篇 湖南农业大学
  • 6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6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6 篇 吉林农业大学
  • 5 篇 宁夏大学
  • 5 篇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
  • 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4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4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3 篇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 3 篇 农业部湖南耕地保...

作者

  • 8 篇 董桂春
  • 7 篇 舒小伟
  • 7 篇 姚友礼
  • 6 篇 许轲
  • 6 篇 王树深
  • 6 篇 杨英
  • 6 篇 丁周宇
  • 6 篇 张军
  • 6 篇 石庆华
  • 6 篇 shu xiaowei
  • 6 篇 周娟
  • 6 篇 王余龙
  • 5 篇 yao youli
  • 5 篇 霍中洋
  • 5 篇 黄建晔
  • 5 篇 吴建富
  • 5 篇 潘晓华
  • 5 篇 伏桐
  • 5 篇 dong guichun
  • 4 篇 郭保卫

语言

  • 27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氮素吸收利用"
2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湖南典型水稻土施用有机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5年 第1期46卷 165-173页
作者: 刘琼峰 刘锋 谷雨 陈鸽 周峻宇 吴海勇 冯延召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岳麓山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128 湖南农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湖南长沙410128
畜禽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源,其替代化肥在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潜力。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选取湖南省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水稻土,研究在等氮条件下,不同比例的牛粪有机肥(30%、50%、60%、75%、100%)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玉米品种鲁甜糯191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 第2期 60-63页
作者: 赵俊俊 滨州市沾化区政务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256800
有机肥替代氮肥是实现作物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研究针对滨州市玉米种植区化肥投入量大、土壤污染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玉米品种鲁甜糯191为试验材料,于2023年6-10月在滨州市沾化区开展大田试验,通过探究有机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氮耦合对黑土稻作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 2021年 第12期52卷 324-335,357页
作者: 秦子元 张忠学 孙迪 宋健 张作合 李铁成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30 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 绥化152061
为探明不同水氮耦合模式下黑土区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规律,设置常规淹灌(F)、浅湿灌溉(W)和控制灌溉(C)3种灌溉模式,0、85、110、135 kg/hm^(2)(N0、N1、N2、N3)4个施氮量水平,共12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耦合模式对水稻干物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松蓄水增量播种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7年 第13期50卷 2451-2462页
作者: 薛玲珠 孙敏 高志强 王培如 任爱霞 雷妙妙 杨珍平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目的】明确旱地麦田休闲期深松的蓄水效果,探索旱地小麦构建合理群体的最适播量,有利于寻求产量与品质同步提升的最佳耕作及播种技术途径。【方法】于2012—2014年在山西闻喜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休闲期深松与否为主区,以67.5、90、11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元化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配合水氮管理对水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24年 第5期50卷 1236-1252页
作者: 胡明明 丁峰 彭志芸 向开宏 李郁 张宇杰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1130
研究多元化种植模式下,不同前茬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18—2019年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设置油菜-水稻(Py)、小麦-水稻(Px)、青菜-水稻(Pq)3种种植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22年 第9期48卷 2285-2299页
作者: 周群 袁锐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225009
旨在探明在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特点。2018—2019年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和常规粳稻品种连粳7号(对照品种1)和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对照品种2)种植于大田,设置6种施氮量(0、100、200、300、400和500 k...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年 第5期26卷 668-676页
作者: 郭丽 史建硕 王丽英 李若楠 任燕利 张彦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石家庄050051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高产区施肥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研究华北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为该区氮素优化施用技术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减氮适墒对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7年 第20期50卷 3885-3897页
作者: 张嫚 周苏玫 杨习文 周燕 杨蕊 张珂珂 贺德先 尹钧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过量施氮的现象,研究了适量减氮在不同土壤墒情下硝态氮分布以及冬小麦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变化,为该地区小麦生产上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小麦生长季,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栽培措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田尾水氮磷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年 第9期42卷 2004-2015页
作者: 丁周宇 张娜 舒小伟 杨英 王树深 伏桐 赵士茹 王子涵 周娟 姚友礼 季美娣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常州213001
为探讨在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和肥料品种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含量及稻田尾水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南粳9108和金武软玉为供试材料,设计秸秆还田与肥料品种、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与肥料品种3个互作试验。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 第2期40卷 393-402页
作者: 王书停 李文广 蔡慧芳 马龙 王楷 李紫燕 翟丙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减肥增效的内在机制,依据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为主处理,配施有机肥(用量30 t·hm^(-2))和不施有机肥为副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分别记为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