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4 篇 学位论文
  • 120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6 篇 农学
    • 186 篇 作物学
    • 5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5 篇 园艺学
    • 9 篇 畜牧学
    • 9 篇 草学
    • 1 篇 林学
  • 58 篇 工学
    • 52 篇 农业工程
    • 48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3 篇 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主题

  • 270 篇 水氮利用效率
  • 133 篇 产量
  • 38 篇 冬小麦
  • 30 篇 品质
  • 29 篇 水氮耦合
  • 26 篇 施氮量
  • 17 篇 玉米
  • 17 篇 春玉米
  • 16 篇 水氮调控
  • 13 篇 水肥一体化
  • 13 篇 光合特性
  • 13 篇 膜下滴灌
  • 13 篇 夏玉米
  • 11 篇 经济效益
  • 11 篇 施氮
  • 9 篇 小麦
  • 8 篇 土壤硝态氮
  • 8 篇 水氮供应
  • 7 篇 黄瓜
  • 7 篇 水氮互作

机构

  • 75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2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14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11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
  • 10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8 篇 宁夏大学
  • 8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8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8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7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7 篇 西安理工大学
  • 6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 4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4 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4 篇 石河子大学
  • 4 篇 河南农业大学
  • 4 篇 塔里木大学

作者

  • 4 篇 张文东
  • 4 篇 张明伟
  • 4 篇 李清明
  • 4 篇 胡克林
  • 4 篇 张雨珊
  • 4 篇 秦安振
  • 4 篇 宁东峰
  • 4 篇 刘战东
  • 3 篇 李玲玲
  • 3 篇 刘彬彬
  • 3 篇 zhang jiyang
  • 3 篇 高志强
  • 3 篇 刘学娜
  • 3 篇 艾希珍
  • 3 篇 孙敏
  • 3 篇 shi yu
  • 3 篇 liu jing
  • 3 篇 杜娅丹
  • 3 篇 石玉
  • 3 篇 liu zhandong

语言

  • 2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水氮利用效率"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不同组合对退砂地西瓜生长和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年 第1期43卷 180-191页
作者: 李佳乐 肖玉珍 王香 杨甜 张显 李好 杨万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宁夏银川753002
在宁夏中卫连续30余年压砂首次退砂的土地进行种植试验,以当地主栽的西瓜品种‘金城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膜下滴灌栽培。灌溉量设置3个平:常规灌溉(中W2,3 000 m^(3)·hm^(-2))、常规灌溉加灌20%(高W3,3 600 m^(3)·h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耦合对间作大豆根系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年 第2期43卷 160-172页
作者: 陈茜 郑彩霞 闫敏 余文俊 周德生 万翰煜 张志亮 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雅安625000
为了明确玉米‖大豆下不同耦合对大豆根系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南豆12’为研究对象开展大田定位试验,设置施和灌2个因素,包括3个灌平(W1:正常灌,灌上限为85%FC;W2:中量灌即85%W1;W3:低量灌即70%W1;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作物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调控的响应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 第2期 112-116页
作者: 何玲欣 李广 周晨莉 张恒嘉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聊城大学农学与农业工程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分和素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二者协同可实现肥随入,发挥耦合优势,保证作物稳产高产。文章综述了调控对作物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品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适宜灌方式提高制种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 第21期34卷 98-104页
作者: 漆栋良 胡田田 宋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 长江大学农学院 荆州434025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郑州450002
为通过不同灌方式调控干旱区作物收获指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制种玉米"金西北2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为期2 a的田间试验。试验采用灌方式(交替灌、固定灌、均匀灌)与施方式(交替施、固定施、均匀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植方式和施量对冬油菜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 第10期34卷 113-123页
作者: 谷晓博 李援农 黄鹏 杜娅丹 方恒 陈朋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凌712100
为确定中国西北地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方式及其施量,该文通过3 a田间试验,在垄沟集雨(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RFMF)和传统平作(flat planting,FP)2种种植方式下设置6个施量:0、60、120、180、240和300 kg/hm^2(以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次数对绿洲春玉米田素损失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8年 第3期34卷 118-126页
作者: 史鑫蕊 徐强 胡克林 李思恩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该文研究灌次数对绿洲农田素损失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2015年在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流域绿洲农田设置了5种灌溉施肥处理:分别为传统施肥(N_1)+传统灌4次处理(I_1N_1),优化施肥(N_2)+优化灌4~7次处理(分别为I_2N_2、I_3N_2、I_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下氧灌对土壤素分布及番茄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3年 第9期41卷 952-958,965页
作者: 张哲 杨润亚 朱瑾瑾 张振华 耿亚军 孙军娜 周义堂 徐娜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杨陵712100 鲁东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264025
为了探寻地下氧灌条件下提升温室番茄利用率并降低土壤矿质态残留的、肥、气综合方案,研究了不同平加氧量、施量和灌量因素对土壤矿质态分布、番茄各器官全质量比、番茄素吸收量、利用效率、灌溉利用效率IW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年 第10期29卷 1944-1955页
作者: 唐锐 韩宜秀 易树生 郑伟 南小红 罗鸿 温晓荣 翟丙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省农牧良种场 陕西扶风722203
【目的】探明喷灌条件下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肥一体化施肥方案。【方法】采用喷灌施肥技术,在陕西扶风进行了小麦田间区域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还田与花后灌溉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 第18期56卷 3599-3614页
作者: 王永亮 胥子航 李申 梁哲铭 薛晓蓉 白炬 杨治平 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与花后灌溉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探究实现黄土高原东部河谷平原区春玉米可持续高效利用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基于连续7年长期定位试验(2014—2020年),在2021—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增密种植下浅埋滴灌减量对玉米根、冠物质分配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年 第2期40卷 129-136,196页
作者: 张雨珊 杨恒山 葛选良 刘晶 孟繁昊 张明伟 郭子赫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42
为探究增密种植下浅埋滴灌减量对玉米根冠特性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畦灌常规施量(300 kg·hm^(-2))和常规灌溉量(4000 m^(3)·hm^(-2))为对照(CK),采用大田裂区试验,以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W1)、50%(W2)和60%(W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